冷兴权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第一中学 562400
摘要: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之一。教师在进行有机化学复习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复习)的模型,通过模型辅助教学,能加快学生对学科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的教学效率就能得到提升。
关键词:化学 学科核心素养 有机化学 复习
1.问题的提出
笔者所在的学校为贵州省一所省级一类示范性高中,学校化学科目使用教材为人教版教材,学生均选修有机化学。笔者通过对两届高三毕业学生的调查,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理综第36题有机化学是一道拉分的题目,对那些掌握了相关知识并得以有效练习的学生来讲,可以接近满分;反之,也有部分学生只能得一两分。针对这一现状,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拟通过本文来探讨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如何高效进行有机化学的复习。
2、有机化学考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要想做到精准复习,必须研究历年高考真题,于是笔者对2016年至2020年全国Ⅲ卷理综第36题所考内容进行了整理如下:
.png)
通过以上总结不难看出,近5年有机化学考查的方式稳中有变。从宏观上来看,近几年考点以有机物的命名、结构简式、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为主,考查内容比较基础,难度较平稳;从微观上看,2019年考查了对表格内容的提取、对比和分析,另外在合成路线中,把傅克烷基化反应当做已知条件直接使用,说明考查形式有变化,即高考中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如读图(表)能力、分析、归纳、整合能力等。
3、有机化学有效复习策略-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笔者通过对两届高三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制约学生获得高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本功不扎实,导致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丢了分数,另一方面是碰到了平时没见过的信息,在解读陌生信息上耗费了较多时间。结合学生反馈的情况,笔者认为,想要有效地进行有机化学的复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一轮复习:求真务实,夯实基础
在进行有机化学复习时,教师不能急于求成,一开始就给学生训练高考题,而要脚踏实地,夯实基础。
从一轮复习开始,就要将所有知识点全扫描,把每一个角落都复习到。复习过程要遵循学生学习顺序,依次复习烷-烯-炔-苯-醇-酚-醛-酮-酸-酯-高聚物,同时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渗透在日常的复习课当中①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②官能团的名称及正确书写③有机反应基本反应类型的判定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⑤原子共面、共线问题⑥合成路线的书写⑦有机物的命名
通过一轮复习夯实基础,就能有效避免学生到临近高考还会把苯酚写成笨酚,把羧基写成酸基,把合成路线与方程式相混淆的基础性错误。
(2)二轮复习:建立模型,拓展提升
在二轮复习中,要逐步给学生介绍一些常考的但是教材上没有的反应类型及条件,如2016年考查的傅克烷基化反应、偶联反应,2018年考查的羟醛缩合反应等,笔者将这些在高考中出现过的陌生反应信息梳理如下,供参考:
.png)
二轮复习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构建解题的模型。笔者在复习时,就把带苯环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总结为“带苯环的同分异构体解题模型”,将苯环上的6个位置进行了命名,即①头-②肩-③腰-④尾(如图所示)。
通常来说,等效氢为1时一般为苯环的头、尾,羟基、醛基、羧基、甲酸酯等;等效氢为2时一般为苯环的肩、腰、两个羟基、两个醛基或者-CH2-;等效氢为3时,为-CH3;等效氢为4时,一般为两个-CH2-等效位置上;等效氢为6时,一般是-CH3位于苯环的对称位置如肩或者腰上。例如2019年全国三卷T26-(5)等效氢之比为6:2:1,那么就可以推断出有2个甲基处于等效的肩的位置上,且肩、腰变化也存在异构。
当然,以上所述仅仅是笔者的模型之一,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合理创建合适自己及学生使用的模型,真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融入除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以外的其他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3)三轮复习:科学训练,查缺补漏
三轮复习,主要是以训练为主,但现在市面上所售的各种模拟题、猜题卷等琳琅满目,有时候让人无法选择,笔者建议三轮复习以高考真题为主,因为高考真题才是高考的真实难度。教师在使用高考真题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提前规划,做好总体布局。即试题使用的顺序,先用哪一套,后用哪一套,争取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样学生才会越学越有兴趣,越来越有信心。
第二、根据反馈,适当进行改编。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反馈做出调整,即对高考试题做适当的改编,从而使试题更具有针对性,达到训练提升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一次训练之后,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对学生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要刻意在下一次训练中再一次强化。通过这种重复巩固的复习方式,学生的能力才能逐渐得到提升。
第三、适当拓展,做到考点全覆盖。三轮复习的后期,教师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拓展一部分往年的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北京卷等考查的内容,如羟甲香豆素系列的考题;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当年的重热点事件,筛选(编制)出一部分有价值的模拟试题,进行预测,如2020年的新冠肺炎就是一大热点,要注意给学生训练与之有关的题目,如磷酸氯喹、阿比多尔、西维来司他钠、瑞德西韦等药物的合成。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生只有在平时经历过科学且完整的训练,查缺补漏,在考场上才能凌危不乱,发挥出最好的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绩。
5、结语
有机化学在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中,是一个独立的板块,与其他知识内容的联系较小,因此可以自成体系,且有机化学本身难度并不大,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得到科学有效的训练,成效立竿见影。当然有机化学也比较考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如共面、共线等问题,这类涉及空间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结构模型等来解决,帮助学生理解。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不仅仅是在有机化学的复习过程中,在化学科目其他内容的教学中也是如此,只要我们都用心教研、用心教学,定能真正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更优秀的学生。
[1] 蔡辉. 高中有机化学复习方法及解题策略探究[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 (7):77.
[2] 陈全凤. 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之有机化学推断与合成题的复习策略[J]. 中学教学参考, 2014, (29):107.
[3] 许文学.促进学生建立思维模型的有机合成复习教学研究[J]. 化学教与学, 2018, (4):51-53.
[4] 王贵平, 段芳东. 有机推断复习策略[J]. 新课程(下), 2019, (5):246-247.
[5] 刘堂梅, 杨绮明. 有机物结构推断的复习策略[J]. 高中数理化, 2019, ( ):67-70.
[6] 汪杰. 高考化学有机合成中的格氏反应[J]. 中学教学参考, 2018, (35):56-57.
注:黔西南州基础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三化学复习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8QXN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