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忠敏
贵州省兴仁市东湖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 562300
摘要:语文课程需要教师根据该科目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合理设计,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根据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促进学生将语言文字应用于实际生活,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进行交流与沟通。本文基于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主要讨论了如何借助灵活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教学策略
相比低中学段而言,高段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学生开始试着以个人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学习知识,教师在此时的作用更多的是学生的指导者与引导者,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利用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笔者采取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在不断实践与总结的过程中,得出以下几种明显具有效果的方式:
一、经常练笔,重视听说读写
语文学习需要注重语言文字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强调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不得不说,学生在课上学到的东西,在阅读过程中收获的东西,只有应用于生活实际,才能够体现出价值。小学高段学生的学习基础已经打好,有些学生在基本的训练阶段会不细心、不认真,认为学习新知识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认真聆听、仔细分析,将语言文字利用笔表达出来,才能够达到锻炼学生基本语文学习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威尼斯的小艇》时,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作者所采取的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如何将人物的具体活动、景物的描写结合起来,营造出人与物和谐共处的局面。首先,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自己认为有优势的描写勾画出来,了解学生的阅读与分析情况。其次,教师针对学生勾画出来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在分析小艇的特点,分析船夫的驾驶技术的过程中,了解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针对课文的重点内容,如作者所采取的写作特点进行重点分析,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了解文章内容。最后,在课上组织学生以口语交际的方式,利用与作者同样的表达方式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还要求学生将自己口语表达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二、给予关心和爱护,重视情感教育
语文教育本身就不能和情感教育分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了解作者所传递的情感态度,分析作者阐述的内容,或表达的看法,这是学生了解他人、分析他人语言文字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认识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也能够更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认知。
具体来讲,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也不为学生额外增加学习负担,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例如,在讲解《草船借箭》时,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有些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进行了预习,或者已经通过课外阅读了解了这篇课文描述的主要事件,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生抢答的现象,这是学生想要展示自己的表现,需加以鼓励。而针对没有学习经验的学生来说,教师的引导就显得更加具有必要性,需要为该部分学生提供发表个人意见的机会,关注学生在课上的表现,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优势。
三、适当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知识累积
单单凭借学生在课上的学习很难满足现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了不同学段学生的阅读量要求,其目的就是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累积,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多角度的看待事物。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高段学生的学习需要,根据学生在课上的表现,或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学习内容,也促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的进步。
例如,在学习《穷人》时,为了加强学生对安娜和渔夫这两个人物的理解,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让学生进行了说话练习,主要是改变小说中的情节,让学生以不同的人物角度分析,这两个人物可能会作出的反应或说出的话。教师:“安娜在渔夫回来之前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来了,小说中安娜并没有直接告诉丈夫,如果安娜在丈夫刚刚回来时就告诉他这件事,两个人之间可能会发生哪些对话?”在授课完成后,让学生在课下阅读《两个骠骑兵》,促进学生多方面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了解作者所生活的时代对其作品的影响。
总之,班级中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习惯等,应该受到教师的重视,教师在分析和准备课程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在明确学生现存不足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授课。重视基础的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意识与学习观念;充分尊重和爱护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做好适当的拓展延伸工作,丰富学生的知识累积。
参考文献:
[1]刘利勇. 浅析小学高段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内江科技,2016,37(06):157+149.
[2]宋柳. 扎扎实实实践 真真切切提升——浅谈小学高段语文综合实践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5):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