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尝试

发表时间:2020/10/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8期   作者:王晶
[导读] 语文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人的语言组织能
        王晶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实验小学 161100
        摘要:语文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人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更可以让人了解汉语言文化的美丽。现今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计算机正在引领世界,使得社会发展速度大大提升,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却大大降低。人们的沟通能力开始下降,不仅源于数字化的科技发展,更源自与语文学习能力的降低。部分家长和学生不重视语文的学习,认为语文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不用花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学习,对其他学科应该有更多的重视。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认知,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学生和家长都应该重视的学习过程。小学生的语言塑造性是非常强,对语文的敏感性也是非常强,所以教师应利用这一特征,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重视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增强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日后学习更丰富的语文知识,做好铺垫。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重视教师的主导性,把语文知识单一化、片面化的教给学生,对学生的文字解析能力不重视。部分语文教师认为小学生的语文能力还不强,学习能力还没有成型,字词和文章知识储备掌握还不够多,因此对教材的学习都是以教师为核心,教学中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使得学生没有掌握准确的记忆方法,记知识模式化,也使得学生不会主动思考、主动质疑,没有任何发现问题、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和空间。部分家长也会教导学生在课堂上要专注听教师的教导,以教师的要求为基本学习目标,课堂以外只需要将教师教的知识点牢记就可以了,不需要自己拓展语文知识。因此我们首先应将语文教学的方向时刻放在学生的身上,主动反思教学不足,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只有不断的完善教学方式,学生才会真正拥有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方法,而不是仅仅只学习到了文字和文章。
一、创建互动课堂
        创建互动课堂,是指创建师生互动更加紧密和高效的课堂。小学语文课堂不是师生任意一方的课堂,而是师生双方互动进行,教师要把握好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尺度,要给学生独立自主的空间。课前学生的独立思考会使其掌握更多自己语文学习上的问题,以及关于某节课知识的背景,对学生有更多思维上的启发和指引。课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问题。
        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前期预习课本,杂字理解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对教师提出更多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并且没有提问的限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与自己交流,正确地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并且鼓励表现稍弱的同学,给学生积极的影响。教师还可以在教学提问过程中夹杂着随堂小测,将学生的关注点变得有指向性,让没有参与某个问题讨论的同学,也可以专注地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并且及时地发现学生语文学习的不足之处。进而帮助学生在日后的语文学习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例如,在学习《火烧云》这一课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课前查阅相关的资料,对火烧云的概念有直观清晰的了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也向教师提问,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难处、疑点。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轴,将语文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互动中。
二、构建情景课堂
        小学生的年纪和阅历,使得小学生在部分语文课文学习时难以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那么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情景课堂的教学方式来使学生有效感知课本,理解课本中的思想情感。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极少接触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哲学文化,然而这些恰恰是解析很多语文课文的关键。

很多小学生在独自阅读课文的时候,很难将课文中的人物和自己联系起来,对文中的人物情感和作者的表达主旨也很难把握。那么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分组,进行分角色朗读文章,让学生带着文中的身份,在学生与角色之间情感的碰撞中感知文章。学生通过简化文章,将文章中的某一个人物仔细认真的揣摩,然后带着自己的情感朗读出来,进而将这个人物带入自身感情中。学生也会通过这个人物为支点,更好的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和文章的内容,进而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
        例如,在教学《夜莺的歌声》一课中,学生的情感会因为分角色朗读而变得身临其境。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身特点,将文章中的角色合理分配给学生,并让学生之间,互相练习朗读和讨论。学生之间的讨论将会有效地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进而在之后的分角色朗读中,不仅加深了学生的记忆,更为学生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有效途径。教师也要在朗读之后,给学生互相进一步讨论的时间,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解决。
三、搭建创新课堂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搭建创新课堂。传统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太过平面化,很多知识都是用固定的文字来解释文字,削弱了文章传达的文化魅力和思想深度。很多宏大的场面,学生并不能直观地通过传统教学的方法理解并且感受到。而传统教学结合多媒体教学,将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语文学习更多地体现在生活中,或者社会中。很多语文知识是多面化,多角度的,通过多媒体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主动,使得语文教学知识点也更加生动,让学生知道语文也是灵活的,语文学习也是有多重途径的,让学生体会教学的丰富多样性。也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快了教学进度,提高了教学的专业性和丰富度。
        例如,在学习《秦兵马俑》和《颐和园》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结合传统教学将会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魅力。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多媒体展示,感受到颐和园的绝美和其背后深沉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将感受到秦兵马俑的壮阔和其背后的历史背景。教师在多媒体讲解的过程中不仅仅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文章的内容是气势磅礴的,加深了对文章中具体字句的理解。也使语文学习变得更加生动,使得学习语文的方法更多样化。
四、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语文的关键就是培养语文的学习兴趣,教师将语文教学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将会大大开拓学生的语文学习环境,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发现语文,学习语文。比如说看新闻,新闻中的语文知识是丰富的,专业的新闻对语言文字的使用也是精准的,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严谨态,也会使学生通过新闻这样的形式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同时阅读报纸、书籍也是很好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报纸不仅是获取资讯的有效途径,更是掌握语言逻辑的有效途径;书籍不仅是开阔思维的方法,更是传递情感的工具,也是认识更多文章表达形式的媒介。阅读会使学生多方面的了解语文,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是无穷的。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办读书会,让学生之间交流读书心得。
        学生将自己所读的书的内容讲述出来,再分析书中的重点场景和重点片段,将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讲解出来,并且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将文章中的情感、内容代入学生自身,将所学到的知识流畅地表达出来。然后请其他学生参与讨论,提问由讲述的学生来回答,使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促使学生学习语文更加专注,更加善于发现和总结问题、解决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在不断发展和提升不仅源自教师团体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也来源于教学方法的不断调整。从而逐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促进学生兴趣培养,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新时期教学形式。激励小学语文教师不断地为学生能力的更好提升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程新庄.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西部素质教育,2019(24):110-111.
[2]王晓虎.浅议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2015(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