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8期   作者:杨芳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的竞争力有增无减,与之相对的,
        杨芳
        辽宁省北票市蒙古营镇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的竞争力有增无减,与之相对的,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自然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追求。在众多的综合能力发展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影响他们长久发展的根本。在语文学科中,通过阅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文本素养,还可以带给学生不同的体验,进而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阅读
        阅读语文教学中最为基本的环节,是学生识字、表达、写作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做好阅读教学工作才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综合语文水平。但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学生本身的学习过程,致使学生无法真正走进文章中去,阅读教学也因此而停滞不前。基于此,本文将分析小学高段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要想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就要提升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学生面对抽象的文字,往往没有兴趣,更不用说阅读能力的培养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就可以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多种阅读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内容时,这是一篇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前面我们也学习他的短篇小说节选《少年闰土》的时候,学生对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在此文章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送别鲁迅先生的图片,并用语言渲染:1936年10月19日清晨,一颗伟大的心脏将永远停止跳动。一时间,成千上万的人迅速赶来看他的最后一面,并送他最后一程。他是谁?他就是被称为国家灵魂的鲁迅先生。那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能得到这么多人的爱?之前,我们学习了他的《少年闰土》,也了解了鲁迅先生的作品。今天,就让我们看看本文的作者周晔,看一下他了解他的叔叔鲁迅好吗?如此,通过创造一种阅读环境,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阅读文章的兴趣,进而为学生提高自我修养打下了基础。
        二、改变统一教学,关注学生差异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只有正视这些差异,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应性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转变过去统一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坚持因材施教的基本理念,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语文学习情况进行分层,组织和实施分层化教学,充分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向不同层次提出层次化的教学要求、实施分层化的教学指导、编排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语文练习、构建差异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有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学、有所获。


        例如,在教学《难忘的小学生活》内容时,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设置了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并根据教学任务的难度指导学生分层学习,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改变统一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通过问题情境,培养思考习惯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思维能力还相对比较薄弱。因此教师要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长期下去才会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题目不能太偏、太难,也不能太简单;设计的问题还要就有渐进性,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不断深入,由简及难,逐渐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草船借箭讲解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去借的?体现了诸葛亮和周瑜的那些特质?通过这些问题,就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问题进行积极地思考和回应。
        四、注重阅读写作,实现读写结合
        读后写作是读后输出、实现读写结合的基本方式,既能够延续学生的阅读过程,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写作技巧和能力的有效发展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生完成阅读之后,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主梳理课文的结构和框架,并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看法来写出读后感,实现对课文内容的浓缩和提炼;另一方面,教师则可以鼓励学生选出自己认为的优美句子或者精彩段落,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续写或者扩写,进行基础性写作,充分实现读与写的有效结合。
        例如,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会特别注重对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进行培养。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会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待学生阅读结束后,笔者再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让学生从阅读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注重读后写作,实现了读写结合。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是生命的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提高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地思考与探索,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来积极地改善和创新阅读教学,从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兴.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吉林教育,2017(33):133.
        [2]唐义兵.小学高段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新课程(下),2017(08):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