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
河北省廊坊市第十八小学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个过程,因为它不仅要传递知识,还要教育人,使学生成长为一名道德高尚、人格健康,具有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教师认真对待自己工作,无限热爱自己的学生,更新理念,创新教法,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也是本文即将探究的话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艺术;教学困境
语文学科虽然是基础中的基础,但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受旧有观念的影响,家长和学生认为语文经常使用,不用刻意学习也可以学好;学生缺少自控能力,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人文性教育缺失等等,让学科教学陷入了困境,亟待改善,为此笔者发挥自身素养,积极探索有效途径,终有所获,如下所示:
一、吃透教材,找准方向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通过教材可以了解编写意图、明确教学目标、找准教学重点,避免偏离教学方向,因此如何利用好教材资源,整合教学活动,分配教学时间是教师们致力于思考的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让教材文本与学生发生联系,毕竟教学工作是教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需要学生的参与,提升其对文本的感悟、教材的情感,推动语文教学工作正常进度。
如,在学习《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时,笔者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制定了教学计划,设计了教学活动,找准了教学方向:首先是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与文本发生接触,获得一手资料;其次,开展随堂提问活动,依据文本制定难易适中的问题,如祖父的园子给你的印象如何?作者对祖父、对园子有怎样的情感?你喜欢文中的哪一段或者哪句话,为什么?旨在用问题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梳理文章主线,探索文章主旨;再次,突出重点,整体升华,笔者引导学生走进园子、走进祖父,走进童年,感受作者记忆中的温暖与爱,升华了主旨。最后是让学生回归文本,透过文字与作者达成共识。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依据文本制定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如文本阅读、随堂提问、重点探析等等,引导着学生与文本发生接触,发挥文本的价值,提升学生的素养。
二、注重过程,共同提升
新课改背景下,学科教学功利性得以剔除,教师们不再全力聚焦考试成绩,而是将目光放到了过程上,即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学生隐藏的潜能,学生的情感变化,心中所想等。此外,新时期新气象,教师旧有的教学经验已经无法适用于新时代发展,需要时刻反思,不断进步,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基于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地位和价值,也要做好应对新时期改革新发展,有心理准备与学生共同成长,一同提升。
如,在学习《将相和》这一篇文章时,笔者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学会认读“璧、蔺、赵、拒“的生字;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等成语中蕴含的历史故事;尝试梳理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关系,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总结人物形象,习得做人做事的智慧。在完成这些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笔者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兴致是否高昂,课堂参与性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且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如学生识字速度、能清晰的梳理文章、总结概括能力。而学生们的课堂反应成为了笔者反思教学行为的依据,督促笔者不断改正、进步。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看重学生学习的过程,点滴进步,也重视自身的提升,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实现了师生共同成长。
三、传授技巧,培养习惯
相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理解能力强,擅长总结概括,也有着丰富的学习和教学经验,如果教师能将自己的学习技巧或者总结到的学习技巧传输给学生,一定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同时在学习技巧的协助下,孩子们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信心和能力攀登知识高峰。
如,在进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一写作活动时,笔者环视教室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些问题:素材积累雷同、思维逻辑混乱,词语使用方法错误等等,直接影响了作文的质量,为此笔者暂停了写作活动并布置了课后阅读任务:准备一个积累本,每天要积累三个小故事,五个优美句子以及十个生字词,旨在增加学生积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再如,学到《慈母情深》这篇文章时,笔者布置了课前预习任务,即让学生自己阅读文本文章并圈画出自己困惑,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之后或借助网络或翻阅字典解答自己的困惑,当然,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向家长或者教师寻求帮助,养成学生爱预习、爱思考的好习惯。学到《古人谈读书》这一篇文章时,因为难度较大,只好由笔者带领大家学习,正当教学活动顺利实施时,有学生突然指出某句话的断句出现了问题,笔者急忙验证了学生的说法并鼓励了该名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号召大家向其学习。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主动教授学生一些学习技巧,或重视积累或爱上预习,亦或是大胆质疑,总而言之养成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值得肯定与学习。
综上,笔者为了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改善途径,具体如上所示,以期能为教师同仁们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魏小娜.语文学科素养探析:“读写素养”的视角[J].语文教学通,2017(Z3).
[2]张彩华.把握语文核心素养,注重学习策略指导[J].学周刊,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