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番霞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741600
论文摘要:多媒体教学引入中职语文教学后,己经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评价等等形成了极大的冲击。但目前中职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还存在着诸多误区,我们应该发现误区并努力的寻找较好的矫正策略。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中职语文 误区 策略
媒体和网络技术在中职语文中到底能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在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实现其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辅助教学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避免哪些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导致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诸多误区。笔者此文仅就一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误区及应对策略略作论述,以为抛砖引玉之作。
一、主要误区
(一)追求课堂华美、剥夺学生想象力
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让学生观察到无法亲临观察的风景,丰富其记忆库中的感性材料。如教《天山景物记》,通过多媒体把学生带到千里之遥的西北边睡,观看冰山雪峰、牧场草原、采购天山特产等。但是,过多和随便使用多媒体,过分追求形象性,会取代学生的思考和想象。例如,不论什么课都用多媒体,呈现设计花哨、与课文无关的大量图像,播放与课文脱节的声音动画,会使课堂教学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多媒体出现的时机也很重要,不能随便。例如,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听潮》时,先让学生观看各种涨潮景观的电视录像,然后再阅读课文。这样的课堂教学可能比较生动有趣,但结果是削弱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传统阅读的文化功能在于阅读过程中想象力的充分展开。凭借想象力,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才能被还原、转化为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也才能被读者理解和吸取。而在多媒体充斥的阅读中,主体的创造性、想象力却受到严重的压抑、消解乃至被剥夺。滥用多媒体的结果是放弃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这样的课不是语文课,而可能是影视或美术欣赏课。
(二)人机对话削弱师生心灵沟通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的交流互动形式发生了革命性变革,“人—人”互动,“人—机”互动、“人—机—人”互动等多种形式使交流变得更为自由。然而实践证明,多媒体网络进入成年学生的课堂是比较成功的;而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却常常充当了一个“第三者”角色,并迫使教师成了“技术员”和“放映员”,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人际交流。这是为什么呢?从学科特点看,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相比其他的学科来说,语文教学更要满足学生对师生人际互动的需求:语文教师要以自己的激情,唤起学生的热情,用充满情感的话语和体态、富有人性化的板书,引导学生体验文章的思想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如果师生没有将有限的时间用于情感交流,而是各自忙于与媒体、计算机打交道,“人机对话”代替“人际交流”,损耗了许多富有教育意义的信息,这是课堂教学的巨大浪费。语文教学面对的是未来的挑战,是信息时代的空前机遇,是对构建新课程体系的探索;语文教材面对的是空前广裹的视野,是空前扩展的丰富资源,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创造所获得的空前便利的条件;语文教师面对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都将在极大程度上被突破,师生互动将真正得以实现。
二、应对策略
(一)改变观念,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技术
在语文教学中能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多媒体手段应用于中职语文教学中扬长避短,唯一决定的因素是人。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教师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实现中学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二者整合的根本。尽管我国在中小学推行素质教育多年,但应试教育的思想依然在影响着我们。“升学率”仍然是社会和不少领导评价学校、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已经根植于很多人的心目中,一时还难以改变。这就使得中职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二者整合在短期内难以取得真正的进展。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认为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受到语文学科特点的限制,信息技术本身的局限,认为学生更需要教师的详细传授,计算机没有这种能力。那么我们要促进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应该充分的认识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计算机辅助教育方兴未艾,传统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很多一线教师在谈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时,因为自己对电脑操作不熟悉,而没有涉足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领域的勇气,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高科技,是不可捉摸的。其实,现代教育技术与一般意义的教育技术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突出“现代”二字是为了要更多地注意探索那些与现代科学技术有关的课题,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和系统思维方法,使教育技术更具有时代的特色。我们把现代教育技术定义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从现代教育技术定义来看,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包括物化的媒体技术,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音像传播技术等,同时还包括我们传统教育中的教育规划、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信息传播、教学管理、教学评估等技术。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日益完善,计算机应用已经由专业应用转向了大众普及型技术应用。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随着硬件的不断升级和软件系统设计界面的图形化和人性化,计算机操作已经越来越简单方便。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立足于适应现代教育的新形势,掌握新技术与新理念,克服因习惯和惰性产生的对新事物的畏难情绪。仔细想想,我们每位教师在平常对业务的钻研、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中,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现代教育技术,且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越来越需要用到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其中最为重要是对旧的传统教育方法要“去粗取精”,对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要充分认识,把握实质。因为观念行为是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深层,是现代教育技术能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并真正地发挥其强大的功能的关键。观念不改革,采用旧的教学模式,即使是加入新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只是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
总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用于教学,不是一种奢侈的摆设,更不是一种高科技手段的炫耀,而是一种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简便快捷的工具。要走出多媒体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是根本,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是关键,建立语文教学素材库是重点,构建多媒体应用于中学语文的教学模式是捷径。中职语文多媒体教学要有前瞻性,只有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现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必须会用它,用好它,扬其利,避其害,让它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郑秀明.《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初探》.福建师范大学,2005.
(2)《学与教的心理学》作者:何小亚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07出版
(3)《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主 编:教育部人事司 出 版:科学普及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