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0/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8期   作者:蒋芝
[导读]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各国都充分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蒋芝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寿峰小学  542825
        摘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各国都充分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特别受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开始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本文中,我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课前学习、课中教学入手,就应用何种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建构自主学习课堂进行具体说明。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自主课堂;建构策略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向学生机械灌输知识。学生在此教学过程中,充当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同时,要求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式,立足学生主体性,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使他们通过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享受学习的乐趣,同时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大纲的指导下,我不仅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优化教学方式,建构自主学习课堂。具体做法如下:
        一、预习指导,主动探索
        “凡事预则里,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参与语文课前学习活动的时候,往往需要主观能动性,迁移学习经验,建构新旧知识联系,自主地初步理解新知内容,做好参与课堂教学的准备。但是,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且自控力较差。立足他们的发展特点,我在建构自主学习课堂的过程中,会围绕薪资内容,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借此为学生们指出自主学习的方向,同时使他们杂具体任务的驱动下,进行自主学习,循序渐进地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以《北京的春节》为例,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前,我联系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先为学生们设计了如下自主学习任务单,为学生们指出自主学习方式,同时使学生们通过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初步地认知新知内容,为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打下坚实基础。
        《北京的春节》自主学习任务单
        1.自主阅读文本,找出生字词,利用工具书,扫除基础知识障碍;
        2.自主阅读文本,读写旬、杏仁、菱角米等字词;
        3.自主阅读文本,分析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是从哪些方面进行书写的?
        4.自主阅读文本,利用列表的方式,将作者书写的春节习俗记录下来,联系生活实际情况,分析老北京的春节和我们当前的春节庆祝方式有哪些不同?据此,总结作者书写老北京春节该习俗的意图。
        5.联系自身的生活经历,将我们庆祝春节的方式书写下来,做好上课交流准备。
        二、自我展示,互相交流
        课前三分钟也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主要场所。在课前的三分钟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经常鼓励学生通过演讲的方式来展示自我。为了在短短的三分钟的活动中有效地展示出自己最好的一面,许多学生会在课前自主地收集信息,整理信息,通过梳理信息实现自主学习,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仍以《老北京的春节》为例,在自主学习任务单中,我为学生们设计了“联系自身的生活经历,将我们庆祝春节的方式书写下来,做好上课交流准备。

”该任务,此任务的设计旨在使学生们回忆生活,获取大量的写作素材,做好课前三分钟演讲准备。所以,在课前三分钟活动实施过程中,因为全体学生早已做好了准备,我会忽视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差异,随机地挑选学生,对自己书写的内容进行演讲。学生们通过参与课前三分钟的演讲活动,自然而然地会走进语文课堂,高度地集中注意力。而且,我也可以掌握学生们的课前自主学习情况,及时地调整课堂教学计划,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为学生们接下来深入地进行自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初始环节。有效的课堂导入不仅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新知内容,有针对性地展开对新知的自主探究,发展主学习能力。同时,语文知识的学习不仅是一个认知发展的过程,还是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如果学生在参加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只是了解了知识,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那么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只是一堆死物,没有丝毫价值。所以,我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往往会创设教学情境。
        以《迢迢牵牛星》为例,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是家喻户晓的,学生们从小就知道这个故事。而且,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在网络上看到多种多样的关于牛郎和织女爱情故事的影视资源。所以,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我利用网络渠道,搜集相关的影视资源。在课堂一开始,则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该影视资源展现给学生们。直观的画面,熟悉的人物形象,感人的场景,很容易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在学生们观看的过程中,我提出问题:牛郎和织女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他们为什么只能在七月七相见呢?他们见面之后,会说些什么呢?如此问题是学生们感兴趣的,所以,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们联系已有经验,畅所欲言,进入到积极的学习状态中。立足学生学习情况,我顺势引出这首诗,引导学生们走进诗歌中,对二人的见面场景进行进一步地探究,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打下基础。
        四、提出要求,自主探索
        学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应立足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实施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因为小学生自学能力有限,在没有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他们的学习将停滞不前,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解决此问题,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指导作用,用课堂提问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经历自读、自悟这一过程,实现对问题的解决,同时锻炼自主学习能力。由于学生是存在语文学习差异的,我在实施课堂提问的时候,会提出不同难度等级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使每一个学生思考,潜移默化地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以《穷人》为例,这篇文章通过描述渔夫和妻子在自己家境贫寒的情况下,收养邻居的孩子,宣扬了穷人不穷的美好理念和高尚品质。在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为了使学生们建构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我提出了不同难度等级的问题,如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呢?在他们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渔夫家的家庭条件是贫穷的呢?为什么他们要收养已故邻居的孩子呢?收养了孩子之后,他们的生活会变得怎样呢?你们觉得渔夫和妻子是不是真的贫穷呢?在提出这些问题之后,我要求学困生解决简单的问题,中等生和学优生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从而使他们通过思考、解决问题,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主学习。而且,通过由易到难地解决问题,学生们还可以透过文字语言感知到文本内涵,体验到“穷人不穷”。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采用多样的方式,将自主学习贯穿到课前和课中,使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锻炼自主学习能力,顺其自然地建构出自主学习课堂,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艳.践行生本理念,实施自主学习——小学语文生本理念下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43-44.
        [2]魏九彪.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