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梅
陕西省榆林市高新第四小学 719000
摘要:本文基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及相关教材文本,粗谈如何通过小说类文本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说;阅读;方法
通过分析小说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发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影响其人格及性格的发展。但当下小学语文课程小说类文本的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做出思考和改进。
一、遵循客观规律
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来看,关于阅读方面的具体内容更加贴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而且基于不同的文本体裁类型之下,还有更加细化的要求,这是新课改目标和方向的体现,也是课程教育的一个新的优化和迈步。那么具体分析来看,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小说文本阅读教学设计首先要综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虑,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也不宜过高要求学生达到怎样的目标,而是要设计诸如体验和领会小说主题思想;通过感受故事情节来揣摩人物个性特征等等内容的目标。只有切合实际才能够使学生得到稳步的提升,在按部就班地阅读学习过程中逐渐丰富和充实自己。
二、品析小说文本特征
阅读教学的效果其实很大程度上受教师自身对于文本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如果能够对文本挖掘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那么相信他所呈现出的阅读课堂也是具有较高价值的,学生自然能够从中受益良多。在此,本文结合相关教学理论对具体阅读教学的开展进行简单的分析。
1、解读文本空白
小说类文本中的留白艺术十分值得反复推敲,这种在不影响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情况下大胆采用的写作技巧十分具有阅读星,尤其是对于一些较为模糊或是直接省略的方式,反而能够起到对故事情节补充和人物形象的丰满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小说文本如此受读者欢迎的原因之一。可以说,阅读小说,主观的意识世界占据较大部分,因为文字在传输到脑中之后是完全需要读者自己进行想象和联想的,而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就是对学生主观意识和思维能力的激发,从而在脑中实现对文本的“二次创作”。例如,在《猎人海力布》一文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思考小白蛇为什么要再三叮嘱?海力布是怎样的一个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等等。通过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深入阅读,在想象中感受文中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2、解读情节空白
小说类文本中的情节空白一般是通过情节上的直接省略或是结尾处的留白两种形式。
例如,在《桥》一文中,故事情节在展开的过程中,作者并没有交代一行人是如何过桥的,这反而可以加以利用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自由填充,深化学生对于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再如,《穷人》一文末尾处随着“‘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便结束了故事的讲述,对于此,教师也同样可以充分运用来让学生发挥其想象力,或是直接将自己当做渔夫,此时此刻会说些什么。当然,也可以选择续写的方式来让学生去深入体会实属不易的“穷人”,他们发自内心的善良与无私,感受人世间爱的无处不在。可以说,小说文本当中的空白处是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以及情感传递的关键点,尤其对于一些引而不发的结尾更是如此,教师也应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该写作技巧独特意义的同时,学会如何加以运用,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之中。
3、解读情感空白
叙事是小说文本的主要特征之一,叙事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思想情感,而这也仿佛成为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即小说类文本的情感表达都是含蓄的,需要读者从文本故事情节或是语境中进行自主感受和提炼,甚至不同的想象和理解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例如,在《桥》一文中,文本一开始并没有交代老村长与年轻人之间的关系,直至结束才进行说明,而且是用了一句最简洁的话,给人造成内心极大的震撼,令人读来不禁回味深思,人物的形象也瞬间得到了升华。
三、探寻叙事视角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说小说文本的特征以及对各种写作手法的巧妙运用都是为了掩盖作者与故事之间的关系,那么本着这一原则来进行阅读,就很自然地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对文本叙事角度上面的寻找,加上叙事角度本身就对小说文本整体起决定性作用,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格外关注文本的叙事方式,先明确叙事角度,进而才能够与作者进行隔空对话,把握文本内涵。例如,在《少年闰土》中, “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项上套着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此处的细腻刻画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但换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理解为是作者对于闰土的怀念以及对于儿时的怀念。其实,在文章开头的第一段就不难看出,作者通过外在叙述表达了自己对于童年和儿时玩伴的怀念之情。接着再通过旁观者的视角,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且客观地去描述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这种具有鲜明客观倾向和高度透视感的写作技巧正是本文阅读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也应该由此出发来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内在情感。
综上,小说属于记叙文,其在语文课程中占有较大比重。作为极富生命力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承载了语言、文学、审美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可以说,开展有效的小说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个性塑造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鲍道宏.小学小说教学的应为与可为——“学习中心的阅读教学”视角[J].语文教学通讯,2018(36):12-15.
[2]王嵘.小学语文小说类课文教学策略初探[J].江西教育,2015(21):75.
[3]田梅.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