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现代文阅读有效性教学方法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张燕芬
[导读] 语文作为开展其它课业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张燕芬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平凤镇初级中学  526542
        摘要:语文作为开展其它课业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阅读是通过搜集信息来认识世界、继而进行思维拓展获得审美体验。阅读文章可以感受文学气息、领悟作者创作的中心思想、陶冶情操。新课标时代,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广泛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面,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达到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体优化,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基于语文现代文阅读有效性教学方法的探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语文现代文;阅读有效性;学方法的探究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提升,就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重要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并注重体验感,从而拓展阅读思路,积累丰富的阅读素材,形成良好的语感。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阅读是增强学生语感的基础。学生只有在逐步理解以及鉴赏文学作品时,才能积累丰富多彩的素材,建立起基本的阅读链接,提升兴趣,陶冶情操,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语言的世界中尽情遨游。但是,一直以来,阅读教学都被认为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很多学生认为阅读理解题目很难回答,甚至对题干的阅读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而,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教学方式改革,提升教学技巧,具有以下作用。第一,提升学生对阅读题的理解能力与解题技巧,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消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畏难情绪,提升其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进行更广泛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领悟力,使其建立起初步的阅读兴趣,为学生语言能力、写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以期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避免言不达意。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得分,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乐趣,逐渐提升对语文的喜爱度。第二,引导教师通过恰当的阅读教学方法,抓住阅读教学的本质,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趣。加大实训在整个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避免无明显训练效果的片面、肢解教学,让学生认为回答阅读题就是遵循套路,从而失去对语言本质的探索。此外,给予学生更具示范性的案例讲解,抓住最佳教学时机,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
二、语文现代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大部分教师都认识到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由于教学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现代文阅读质量的提高。首先,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存在错误的认识,将教学重心放在了字词语句讲解和写作技巧的传授上,导致学生无法感受到课文语言的魅力。其次,许多教师都贯彻了新课改的要求,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但有些教师创设的情境或讲解的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虽然营造出了热烈的教学氛围,却没有产生实际性的效果,不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最后,由于部分学生缺乏现代文阅读兴趣,没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上教师没有开展科学的教学活动,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最终影响了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三、语文现代文阅读的有效性教学方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
优化教学内容许多教师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只是复述了课文内容,没有突出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导致阅读教学的效率不高,学生的收获也比较少。因此,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除了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外,可以适当拓展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其次,教师在完成教学目标时应循序渐进,逐渐深化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才能提高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敬业与乐业》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文体形式、论点和论据的关系,理解课文中“敬业与乐业”的观点,掌握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论证方式,还要引发学生对自己学习态度的反思,带领学生体会议论文语言通俗、表达准确的特点。
(二)加强课外阅读,拓宽人文视野
课外阅读相对于课内阅读,在时间、内容、目的上都有很大的自由度,课外阅读可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内容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使阅读心理比较愉悦,从而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将课外阅读纳入教学的计划之内,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合理的指导,使学生在完成阅读后写下阅读收获,进而提升阅读的有效性。例如在讲《使至塞上》这一课时,这首诗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句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让学生对边塞景象有更多的了解,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与讨论关于边塞的诗词,并对相关内容进行总结与整理,最后相互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激发学生对边塞诗的学习兴趣。
(三)进一步强化学生阅读意识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想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阅读意识,毕竟阅读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需要学生长时间的积累与努力,而强化学生的阅读意识,就能将阅读融入学生生活,同时让学生在无形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身心发展实际情况,为学生量身定制恰当的阅读方案,通过多种实现方式来实现这一目的,例如,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好词好句积累、做好读后笔记、积极组织阅读交流会,等等。通过这些方式有效强化学生的阅读意识、增强学生的阅读量以及知识存储量,从而不仅能够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还能适当发展学生的写作水平。
结束语
总之,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新课标一线的实施者,我们要深入研究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从学生角度及教学实际情况出发,不断优化阅读教学方法,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同时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阅读训练,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郑艳.有效性视角下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J].名师在线,2019(09):61-62.
[2]胡雅萍.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8.
[3]张玉林.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J].黑龙江科学,2015,6(10):104-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