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杨定军
[导读] 高中生物课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杨定军
        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二中学,湖南  江华  425500
        摘要:高中生物课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生物学科是一门关于生命的学科,其主要内容是对生命的起源、发展和变化等各种规律进行研究。高中生学习生物学知识,能够有效深化他们对于生命的认识,促进其生存能力的提高,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以及不断的发展打下牢固基础。由此可见,高中生物学科对于我们的重要性,而对高中生物教师来说当前需要关注的重点是如何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将生物知识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本文立足于对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展开分析,进而探究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生物学研究了生物的结构功能等重要内容,这也是高中生物课与其他课程的不同之处,而在高中生物课教学中将实验教学作为辅助能够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既获得了生物知识,同时学生们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开展实验,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生物知识的强烈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来,课程改革在全国逐步展开并不断深化,过去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对于教育教学的要求,因此探究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显得十分必要。
        一、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形式单一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课堂教学需要丰富的形式来开展,教师应当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而这一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没能得到真正的落实,部分教师为了改变而改变,为了应付课程改革而改变,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太过于形式化,没能真正达到新课标所要实现的目标,取得的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另外还有部分教师仍然坚持原有的教学方式,不愿意进行教学改革。因此,从总体看来,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形式还处于比较单一的情况下。
(二)学生缺乏探究精神
首先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部分高中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培养,他们往往只注重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用这些死板的知识去答题,学生就像是答题机器一般,这部分教师没有能够意识到学生的探究精神能够对生物学科的发展与进步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在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时自然就不会去主动思考,而只是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跟随老师按部就班的学习。其次,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忽视了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对实验细节了解较少,其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没能得到很好发展。
(三)教师自身能力有待提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自身能力水平的高低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就目前看来,从事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师科学素养还存在不足之处,这是不利于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实现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的。

虽然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部分教师意识到了自身教学水平的不足,能够主动进行改革,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整个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始终无法有效提高。
        二、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传统观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应当稳步跟进,赶上时代的步伐。因此,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应当积极的进行改革,对过去的传统死板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说“不”。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将来终将是会进入社会生活的,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这种意识是他们作为当代青年的重要资本。同时对于自身,教师应当及时完善其生物知识体系,及时了解生物学科的前沿理论和科研成果,这样才能够不断充实和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二)充分运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生物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们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进而去探索和发现生物的变化规律,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有利的。首先,高中生物教师应当把生物教材进行充分运用,当前所用的生物教材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既包含了生物理论知识,又包含了大量实验材料,这些都是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的重要内容。因此作为生物教师应当吃透教材、深挖教材,将教材活学活用,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他们能够将复杂、抽象的知识并通过图片、视频、声音等形式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多媒体的运用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只有充分运用教学资源来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趣味性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生物实验。
实验是生物学科的基础。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它的发展离不开不断的创新,要想有所创新就应当进行反复的实验。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当给学生积极地进行演示,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并提出问题。高中生物教师还应当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和操作,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积极性。
(四)教师需要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应当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巩固自己的基础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为推动教学的顺利推进提供保证。新课程改革同样要求教师要重视提高自身素质,努力达到新课改的要求。
        结语:总而言之,高中生物教师需要不断进行总结和创新,不断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最终找到最合适的教学策略。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师生共同进步,不断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俊俊.高中生物教学思维情境创设策略[J]. 中学课程资源,2019(10):22-23.
[2]董新艳.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29):119-120. .
[3]张欣.高中生物学有效教学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19(10):49-50.
[4]王波.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习题课有效教学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5]辛欣.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试题与研究,2020(10):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