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外国语实验学校,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学科育人价值是指教学科目或学科课程在满足学生个体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具有综合价值与独特价值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显性价值与隐形价值的统一、时效价值与长效价值的统一。具体表现在促进学生有德性、系统性、多样性和持续性四个方面的发展。基于课程—教学—活动一体化,实现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培养路径是:以课程开发为载体,凝聚学科育人价值;以深度教学为途径,挖掘学科育人价值;以实践活动为方式,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科育人价值;实现路径
一、学科育人价值的内涵和特征
(一)学科育人价值的内涵
学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从学术的视角进行分类,指某个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分支,如生物学、物理学、教育学等;二是以教学为主体,课程内容主要以学科知识为主要来源,既是科学体系的反应,也是学校教学的体现。
学科育人价值是学科育人功能或作用的体现,是学科满足人的发展需求或学科功能在培养人、发展人方面的作用发挥程度。在学校教学中,学科教学就是以“育人”为主要目标来促进学生的发展。首先,它是促进以学生发展需求为本的,只有以主体需要和育人价值这两个方面作为主要方向,才能真正实现课程改革的育人目标。其次,它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还是一种有指向的实践活动,除了对学科知识的传授以外,还需要注重学生的未来发展,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二)学科育人价值的基本特征
第一,综合价值与独特价值的统一。学科的育人价值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各自独特的育人功能。综合价值反映了一个学科具有与其他学科共有的属性,而学科的独特性价值反映出学科在育人价值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学科的综合价值是让学生在掌握基础性知识的前提下,其还承担着培养人的功能,满足受教育者未来生活的需要。其次,学校的每一门学科在育人过程中都有不同的符号系统、文化意义空间以及生命表现方式,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两者共同构成了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是完整的人的教育价值的实现。
第二,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学科教育既满足了个人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的需要,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体现。学科教育的个人价值主要指向学生个体精神发展的全部,具有多样性,而社会价值体现在主体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首先,两者是紧密相连的,价值取向反映了社会价值的理想性,社会价值体现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关系中;其次,两者是不断变化的,学习者的个体需要不仅是个人问题,任何个体的价值取向都受制于社会价值取向,社会价值的发展也需要个体价值的认同。因此,学科育人要以学生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使社会价值导向通过个人价值的认同得到实现,同时,学科育人价值的内涵随着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第三,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的统一。学科的显性价值是在学科中直接呈现出来的目的知识内容,它一般直接体现学科性质,反映了这一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性,即本质属性。一门学科是对某项领域知识的探讨,在学科领域内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独特的基础性知识,包括知识、技能与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所教授的学科知识就是显性价值。
隐性价值不是直接呈现出来的,往往是通过蕴含在知识背后的理念价值因素,对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内化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将学科的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结合起来,才能完整地体现学科的育人价值。
二、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开发与实现路径
(一)优化课程设计与开发,凝聚学科育人价值
学科是学校教学的主要载体,想要更好地实现英语学科育人价值,需要优化课程设计与开发。首先,课程设计与开发应以英语学科课程目标为出发点。一方面,课程目标要遵循学生身心特点,综合体现学科育人价值,注重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关注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素质和关键能力的形成,为学生更好地生活、学习和发展服务,全面体现和反映课程的育人要求。另一方面,英语学科在指向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同时,要反映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其次,优化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这关乎到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和落实,要打破学科本位和知识中心倾向,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为标准。应坚持少而精的原则,确保学科知识具有整体性和逻辑性,在学科知识的组织和呈现上,要把其情境性、探究性、批判性、反思性、建构性提到重要位置,让学生深入探寻学科知识的本质含义并创造性运用,真实地发展学科关键能力。最后,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创新课程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注重形式多样和各具特色,以便利教易学。
(二)开展深度教学,挖掘学科育人价值
深度教学是“教师借助一定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深度理解,使学生超越对表层知识符号的学习,进入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通过深度教学挖掘学科知识背后所潜藏的育人价值”。教师应在对英语学科知识深刻解读的基础上,将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落实到每节课的教学中。因此,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学科理论知识,包括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制定情景化的教学策略,挖掘聚焦必备知识的深度教学,实施提倡批判性思维的学生实践与探究活动。另一方面,教师应具备实施教学策略的能力,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下足功夫。
(三)创新实践活动,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创新活动方式是学科育人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育人效果。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单个具体学科的深度教学,也需要基于问题导向的跨学科教学,要加强以项目学习为主要方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其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目标,以主题和项目为活动任务方式,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方式而开展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主题项目实践活动应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将学生的兴趣、愿望作为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关键因素,调动学生参与的内在动力,使学生不断自主探索;第二,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并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主题内容。第三,以问题为突破口。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问题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总之,发挥学科的育人价值要基于学科、深入学科,也要超越学科、走向跨学科。
结束语:综上所述,充分发挥学科育人功能,实现学科育人价值,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要提升学科育人价值,充分激发英语学科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松林.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机制与培育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8,(3):31-36.
[2]安福海,陈玉莲.深度教学及其路径研究[J].教育探索,2017,(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