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童学秀
[导读]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英语阅读课堂中
        童学秀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冯川镇第二小学,江西  宜春330700
        摘要: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英语阅读课堂中,学生参与度低,课堂教学效率往往不高。因此,亟需一种更为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来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思维导图是一种图文结合,将复杂知识明细化的方法。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理清阅读思路,提高阅读效率。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关键词:小学英语;思维导图;高年级;英语教学;有效渗透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渗透价值
(一)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传统的阅读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学习的状态。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仅限于回答课堂问题。教师可能会由于课时的限制,缩减了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机会,无法达到教师与学生的思维碰撞,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而思维导图需要师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不断地激发出更多的想法。思维导图的形式能够更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将课堂变成-种交流与互动的场所,从而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有助于构建有意义的学习环境
新课标提倡在情境中学习。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真实”、“有意义” 的学习情境。指导学生从机械的语言操练过渡到有意义学习,从而进行语言输出,进一步达到用语言做事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中心话题的教学模式,在巩固阶段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去阅读课文。在讨论阶段,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相互启发,创作自己的思维导图,然后进行分享与表演。只有在这样有意义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够有所收获。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渗透路径
(一)提高教师对思维导图的认识
当前,很多教师对思维导图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听说过阶段,很少有教师能将思维导图进行完整的描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思维导图的使用频率也很低。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有关思维导图的资料,从中不断的学习,逐步认识到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可以与对思维导图了解多的教师进行交流,总结出思维导图教学的宝贵经验。小学阶段对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保证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还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同时还要意识到到思维导图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此外,在平时运用思维导图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课堂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课后要与学生交流,询问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是否存在困难,思维导图是否能帮助他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以及想出办法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从而使思维导图这种方法更好地服务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二)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导图阅读的习惯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提倡“翻译法”,使得学生习惯于“听——读——译”这种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方法使得学生学习范围变的狭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提倡“全身反应法”和“情境教学法”,为枯燥的英语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思维导图辅助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在促进教师提高的同时改变学生英语阅读的习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与梳理内容。例如:在教学《My weekend plan》一课时,教师可以围绕“My weekend plan”的话题展开,展示两个不同的主场景,引导学生利用“be going to ”的形式表示即将发生的动作,用来谈论自己的周末计划,在创设情境中学习本单元的主要单词和主题。思维导图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地对阅读材料进行精细加工,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注意分层指导教学
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时,应该提倡学生绘制出独具个人特色的思维导图作品。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为自己的思维导图作品增添色彩,并且补充自己一些独到的观点与想法,还可以围绕主题设计出自己的思维导图;而对于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允许他们按照上课老师呈现的思维导图支架进行填充,但是还是需要有体现自己不一样的地方。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存在差异,导致学生会指出来的思维导图形态不一。正是因为这些差异,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利用思维导图,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思维导图作品,能够发现学生对自己所教的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从而可以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调整教学方案。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从每张作品中找出学生独特的知识结构,针对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同样,不同的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观摩思维导图,提出不同的改进意见。在交流协作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四)思维导图使用形式要多样化
思维导图形式的选用应该结合阅读文本的内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等制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呈现可以以图片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也可以将关键词与图片结合的方式制作思维导图,启发学生思考,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借助关键词以及简短的词组制作思维导图。此外,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作品不应该“千篇一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泡泡图、鱼骨图、树状图等方式去绘制不同的思维导图,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思维导图作品给予积极的反馈,帮助学生找到在运用思维导图辅助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例如:在教学《Where did you go?》一课时,教师可以用泡泡图向学生呈现以下单词:rode a horse、rode a bike、went camping...等,并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这些单词造句,用一般过去时询问别人在过去的某个时间点去哪里以及所做的事情。
        三、结语
综上所言,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最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并针对实际教学情况,设计出形式多样,服务于教学的思维导图。运用思维导图的模式真正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小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姜俊鹏.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好家长, 2015(24):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