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低年级形近字教学技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4期   作者:杨金枝
[导读]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从识字开始,识字教学是词句教学的基础
        杨金枝
        广西横县南乡镇合山小学    530324
        【摘要】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从识字开始,识字教学是词句教学的基础。只有识字认知和理解到位了,学生在后续的词句学习和运用上才能得心应手。本文结合农村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能力状况、生活地域和农事劳作等元素,根据形近字在形音义等的区别和趋同,对应作了类别归整,阐述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尝试。
        关键词:形近字  趣味  教学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语文课的教学提出了对识字教学的要求,就是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实质上已经明确了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基础性作用和意义。但是由于小学低年级课文出现很多形近字、学生识字和辨识能力较弱等原因,因此学生容易出现记错、辨错、理解不到位等现象。又因为简单的听说读写式的低年级学生的形近字识字教学是相对枯燥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提高学生对形近字辨识能力,以达到巩固其学习成果的目的。
        一、图标趣记教学法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出现的汉字,有些字形体上非常相似,但在读音和字义上完全不同。如在部编版小学二年级出现的形近字:瓜和爪。在教学中,可首先把这两字代表的物品进行性质归类,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两种食物,是大家都品尝过的很有美味的食品。通过味觉的回味,想象其文字的书写;其次出示西瓜、哈密瓜和以及加工好的鸡爪、鸭爪共四幅图片。在通过介绍其产地、色香味特点的同时,让学生从其外表形象、所代表的物品品味特点,区分其字形,达到认识的目的。这种教学法体现了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形象、感性认知的调动的运用,学生可以感受到有趣的教学情景,饶有兴趣地享受形近字认字过程。
        二、儿歌趣记教学法
教师可通过学生已知和熟知的儿歌,或创新性地编造一些儿歌,让学生通过多次诵读儿歌,不知不觉中辨识形近字的意思和写法。以教学部编版二年级出现的形近字“拔”、“拨”为例。教师运用前述的图标法教学,分别出示拔河的场景和拨打电话的场景的同时,指导学生唱《大象拔河》儿歌:“快快来、快快来,?大家一起来拔河,?小朋友 ,大肥象 ,看看谁的力气大,快快来、快快来,大家一起来拔河,小朋友,大肥象,看看谁的力气大,快快来、快快来,大家一起来拔河,?小朋友,大肥象,看看谁的力气大”。唱《拔萝卜》儿歌:“拔萝卜拔萝卜。嘿哟嘿哟,拔萝卜,嘿哟嘿哟,拔不动。老太婆,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拔萝卜拔萝卜,嘿哟嘿哟,拔萝卜,嘿哟嘿哟,拔不动。小姑娘,快快来,快来帮我们”。通过两首欢快活泼、琅琅上口的儿歌,让学生掌握了“拔萝卜”和“拔河”的形象动作,接着,指导学生唱《打电话》的儿歌: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呀,喂喂喂,你在哪里呀?哎哎哎,我在幼儿园;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呀,喂喂喂,你在做什么?哎哎哎,我在学唱歌。强化学生拨打电话的意念。最后,老师进行归纳和点拨:两个形近字,都体现需动手的提手边旁,让学生很快找出形近字在写法上的区别。在教学“棉”、“绵”这两个形近字的时候,可让学生朗读老师自编儿歌:“棉花开、朵朵白,树上摘,做棉胎;保暖好、人不倒,无烦忧、起得早”;绵羊肥、绵羊大,绵羊的毛毛用处大,做衣服,做手套,咱就不怕冬天到。学生通过了解棉花是长在树上,从而采用“木”字旁;丝绵是从绵羊的毛提取的,从而采用“纟”字旁,这样认识形近字不仅能辨别差异,而且易记易用。既可以让学生主动探究去获取知识,还使他们的认识形近字的潜能得到了较好的释放,从而提高了形近字教学的效果。

                                                                                                                                                                                                                                                                                                                                                            
三、字迷趣记教学法
猜迷语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是小学生喜闻乐见文化形式;在形近字的教学中,可根据字形和字义,编一些小字迷以帮助小学生更快更好地记忆字的音与形。在“泡”、“饱”、“跑”“抱”、“袍”、“炮”的教学中,通过设计字谜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形近字的认识。如“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打一字(包)”。还要求学生从上述形近字中选择完成日常活动文字段的填空:六一儿童节,学校真热闹。小朋友们有的在奔(跑),有的在吹(泡泡),还有的换上大长(袍)在台上表演放鞭(炮)。我(抱)着一袋零食,一边看表演,一边吃,直把肚子填个(饱),这个六一真快乐!在“池”、“地”“他”三个形近字的教学中,设计“有水能养鱼,有土能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 打一字(也)”。 通过字迷教学池、地、他三个形近字。以上两个字迷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也就是让学生会很快区别,形近字相同的结构部分的形近字,与其所代表的具体字的字义上和其边旁有关。字谜法的教学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并且学得快记得牢,较好地辨别认识形近字。
四、声像趣记教学法
        可结合学生在农村生产劳动或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场景,利用多媒体播放生产劳动或生活中小片段视频,帮助学生认识和辨别形近字。以对形近字“浇”、“烧”、“绕”的教学为例。可视频展示妈妈每天挑水浇菜的视频,辅以爱劳动和勤劳美德的思想引导;展示秋收过后农民大量焚烧桔杆造成环境污染的场景视频,辅以爱环境并养成文明环保行为的教育引导;展示我国一箭九星发射和众多卫星围绕地球转的视频,辅以爱科技并感受祖国强大的爱国教育;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这几个形近字中:与水有关的就是“浇”,与火有关的就是“烧”,与转有关的就是“绕”。感人的劳动画面、漫天大火的感官刺激、奇妙科学现象的好奇可以让学生展开更为广阔的自由思考和想象空间,调动学生对形近字认知的积极态度,提高识字效率。在“扭”和“钮”两个形近字的教学中,一是可让全班同学都站起来,双手叉腰扭一扭,看谁扭得大方柔美,并适时给予表扬;二是可让学生反复学习扣钮扣的动作。并对这两个形近字加深理解,并体会到“扭”字的手部辅助动作和“钮”字的“金”字边旁。在这样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他们很容易掌握了这两个字的用法,学生学起来也倍感轻松。
五、故事趣记教学法
         有趣的故事总是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低年级的学生又富于想象,在形字字教学中,本人抓住低年级学生的这些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尝试创造一些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聆听有趣的故事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区分字形,并记住字形特点,达到认识辨认形近字的目的。小学语文“晴、清、请、青、睛”五个形近字时,为了让学生对这几个字留下深刻的印象,可给学生讲述《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在一个晴(出示晴)朗的早晨,不怀好意的灰太狼越过清(出示清)澈的小溪,来到了羊村,它想请(出示请)喜羊羊帮忙教它识字。于是它来到了一片青青(出示青)的草地上等喜羊羊。当喜羊羊识破了灰太狼的不怀好意时,喜羊羊睁大了眼睛(出示睛)。在教学过过程中老师适时在黑板上出示的相应的字,并对字的结构进行提示。以这样的呈现方式,在学生的头脑中会留下一幅富有动感的画面,课后学生会深深地记住这节课所学的几个形近字,可极大地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能做到恰当运用时,这种教学法比起简单地领着学生读上十几遍效果要好。
        总之,在农村低年级学生语文课形近字的教学中,要基于学生识字的初始基础,恰到好处地运用农村学生熟知的农村场景,调动学生对日常行为的感知能力,激发兴趣,调动情趣。通过平面图标、立体卡通、动作行为、活动场景、意象形义、声像感知和融入农村元素等多种方法实施教学,让学生在愉悦中互动,在轻松愉快中得到收获,必将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