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4期   作者: 李莲花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作文属于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文思维
        李莲花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棉洋镇双璜小学   广东梅州   514443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作文属于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文思维、素养的培养均至关重要。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发现多数学生均存在写作能力不足的问题,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均较为不利。究其原因,发现学生多是不知道写什么,一谈到写作就不知道如何下笔。结合传统的教学经验、方法,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写作素材,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进而才能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学好语文奠定基础。本文简要分析培养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素材;积累途径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学生写作能力不足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学生写作能力不足,很大原因是受到了写作素材不足的影响。而叶圣陶先生就曾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则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因此,在写作过程中,若是没有丰富的素材源泉,作者是怎么也写不好一篇文章的。写作过程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写出来的文章也愈发枯燥、生硬[1]。因此,小学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其掌握大量积累素材的方法、途径,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1 小学生写作素材缺乏的原因分析
        1.1学生自身的阅读量不足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自身不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写作时,很多时候,他们都会面临素材缺乏的困境。而学生学习知识、了解世界、社会的过程,均离不开阅读。究其原因,发现还是学生阅读量不足而引起的。小学生的写作素材的积累,离不开自身的大量阅读。古语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并非是空穴来风,当学生的阅读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自身所积累的写作素材自然也会愈加丰富[2]。而在现代化发展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学生受到电子产品、游戏等物品的吸引,再加上各个科目的作业也较为繁重,进而致使学生用来阅读的时间也在不断减少。并且,阅读本身也需要一定的耐性,学生此时又是活泼好动的年龄。学生自身的阅读兴趣也较低,进一步导致了自身阅读量的减少,让学生们的写作素材难以得到持续积累,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1.2学生的观察能力还不强
        在小学语文写作中,“以小见大”的写作方式是许多老师均提倡的。但学生在应用此种写作方式时,需要自身也具备充足、丰盈的写作素材。否则,也会陷入不知所云的境地,让文章的结构、内容均难以深入体现出来。写作素材的缺乏,与学生自身对生活缺乏观察也具有密切联系。电子产品的出现,让学生的课余时间都投入到其中,让学生生活难以进行深入思考、观察,致使自身的思维也受到局限,对自身写作能力的提升较为不利。同时,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课文是学生最常接触到的内容,并且小学语文课文也具有素材多样的特点,深入阅读课文,也能够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而纵观目前教学现状,发现学生对课文的研读也不够深入。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只是涉及皮毛,没有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导致学生自身无法积累到足够的写作素材。
        2 培养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
        2.1鼓励学生多多阅读,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语文课程标准》也在进一步优化。在标准中规定,六年制小学课外阅读总量需在145万字以上。根据这项规定,充分体现了阅读量对小学生的重要性。语文教学中,写作是重中之重。而写作与阅读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的阅读量,均可以让学生的写作更加顺畅,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重大帮助。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多多阅读,以便可以在阅读中积累到足够多的写作素材。


        例如,以《窗前的气球》的教学活动为例,旨在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谊。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之余,可以引入与课文相似的文章或寓意、主题相近的素材,并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思索。教师积极向学生推荐合适的阅读素材,并在课堂上鼓励学生阅读并做好记录,可以让学生积累素材的过程更加高效。在学生积累素材的同时,也能够掌握文章的写作思路、方法,进而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2.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体悟中积累写作素材
        在我们所处的生活之中,可以说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精彩、多姿的故事。有句话说得好,生活中不缺乏美,只是我们不具备发现美的眼睛。写作也是如此,我们周围的物、周围的事,都可以说是学生写作的活素材,只在于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它们。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观察的眼睛,才能更好的提升自身积累写作素材的效率。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通过写日记来记录生活中发现的事,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通过写日记的过程,也能够懂得、理解周围的人、事物,进而才能让自身得到更好的锤炼。
        例如,以《夏天里的成长》的教学活动为例,旨在启发学生要珍惜时间,并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物,抓住特点来写的写作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平时能够观察到的事物的生长出发,并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探讨。在学生的积极互动中,学生可以更深刻理解中心句“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进而逐步帮助学生明白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善于观察的眼睛,让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蕴藏于生活中的写作素材,进而将之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之中,有效提升学生作文的内容的丰盈程度。
        2.3巧用语文课本内容,在教学中学会积累素材
        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与课本的接触过程是最为频繁的,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若不是出于自愿,会让学生对课本的阅读、学习产生一定的抗拒感。但是,课本本身有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章、写作素材,对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课堂上,需要善于借助于课本的优势、特点,让学生素材的积累过程更为有效。
        例如,以《十六年前的回忆》的教学活动为例,旨在抓住描写李大钊的语言、动作和外貌的句子,从言行体会他对亲人的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贞。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主题来设计出相适应的主题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交流自身学习到了什么。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教师带领学生真实的走进生活,可以让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更为深刻。由此,教师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习作,不规定内容、题材等,让学生结合自身的体会来完成写作,进而通过实践积累来丰富自身的写作素材。
        3 结语
        小学生的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结合传统教学经验来看,发现学生的写作能力与自身写作素材的充盈程度存在密切联系[3]。在课堂上,教师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来鼓励、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在积累中掌握自身的写作思路、方法。而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也并非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不断挖掘生活、课本中的写作素材。并开展适宜的活动来提升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黄莺. 完善素材来源,提高写作能力 ——浅谈小学生作文素材的有效积累[J]. 小学生作文辅导(看图读写), 2018, 010(006):51-52.
        [2]陈红梅. 浅谈培养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J]. 文渊(高中版), 2019, 008(006):500-502.
        [3]郑昊楠. 落笔生"话"的秘密——浅谈积累作文素材的有效途径[J]. 试题与研究, 2018,25(25):154-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