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艺璇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任村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和学习。它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想象力。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也就是说,阅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学习成绩。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往往会忽略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没有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让很多小学生对语文阅读失去了兴趣。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前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只有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了,他们才能够更好地阅读文章,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和含义。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1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教师要想提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就需要先设定清楚的教学目标,进而让课堂教学能够有效开展,让学生有效学习。然而当前教师一般都重视学生的成绩,却没有考虑学生的内心真实想法,这就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限制了他们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重视学生心理变化,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1.2学生的兴趣不高
当前教师在教学中一般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这就使得学生会逐渐失去阅读的兴趣,不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自然会影响到对他们阅读能力的培养效果,让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受到消极影响。
2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2.1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学习兴趣
我们的教授对象是小学生,他们刚刚步入校园,对校园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语文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对学生展开教学。游戏教学法对我们的学生而言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多数学生都对游戏活动有着非同寻常的喜爱。并且在游戏活动中,学生也可以集中注意力,语文教师在学生做游戏时将教材中的知识适时传递,相信学生会很容易接受。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中《我上学了》的学习中,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观察图画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从中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同学的友爱,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教师通过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消除学生对陌生环境的“恐惧”,让学生将自己眼里的教师表现给大家看,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对学生进行“尊敬教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常规教育。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教师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2.2建立全新阅读视角,拓展阅读教学模式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创新阅读教学思维,以全新视角来看待阅读,拓展阅读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丰富,让阅读过程中鲜活起来,增强阅读的吸引力。这一目标的可以通过创设阅读趣味情景来实现,即以教材中的阅读文章为基础,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入音乐、视频、图片等元素再现阅读中的场景,以形象化、真实化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认识到阅读中五彩缤纷的世界。
其次,语文教学课堂中还会涉及诸如话剧、小说、故事等多样化的题材,除了设置理论性文字赏析教学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或者是角色朗读等活动,一方面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加入阅读活动,另一方面透过分角色扮演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阅读中人物的情感和特征,对一些思想有更深层的了解,由此可以在脑海构建完整的阅读知识框架,对于整体阅读内容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2.3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引导下可以完成有关的阅读任务,教师要以课本阅读为主,结合其中的难点以及重点设计教学目标。要注重对学生的文字功底进行加强,且需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提升其积极性。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的基础以及自我管理能力都不足,这就要求教师可以依据他们的年龄需求,注重对他们的阅读兴趣进行培养;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的阅读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从不同的方面进一步对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自我探究能力进行培养,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除了要和教材相符之外,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4用任务教学法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学生已经“翻身”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打造“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着既定的教学任务开展教学活动,使得每一节语文课的目的明确、内容实在、效果最佳。例如对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材中《古诗两首》的学习,这两首古诗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教师以此确立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古诗自行理解古诗中的含义,并且想象古诗描写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教师引导学生展开阅读训练,让学生深入阅读理解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5以阅读为导向,开展写作训练活动
阅读和写作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小学阶段很多学生畏惧写作,写作水平非常薄弱,这和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关系。通常在写作教学中,阅读会成为辅助工具,教师会让学生模仿文章中对人物和风景的描写,并将经典阅读中优美、富有哲理的语句灵活应用在写作中,写作也可以运用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读与写的结合,可以训练学生对文字和语言的控制力,对文章中的布局和思想情感有深入的理解。所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针对阅读部分,教师可以恰当地对学生进行阅读练习,如在一篇阅读文章的剖析之后,指导学生开展写读后感的练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启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评写。而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来写作,比如以人物的情感、文章的结构布局、刻画方式等主题,也可以多个角度组合来赏析。
2.6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进而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提升他们的阅读效率和效果。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可以更好地参与到阅读中,主动思考文章中的含义,并且表达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以及想法,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及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老师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教学重点。老师在教学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必须具备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学君.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学周刊,2019(36):130.
[2]张金玉.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2018(34):118.
[3]李玉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名师在线,2017(3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