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教师教育信息素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3期   作者:高文丽
[导读] 我国教育事业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
        高文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古勒巴格镇阿克村幼儿园 842200
        摘要:我国教育事业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进入课堂现象变得普遍,不仅大学课堂全面实现信息化,多数中小学课堂乃至幼儿园也已经采用信息技术。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师;教育信息素养;现状、问题及对策
        引言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动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其中教育事业的发展尤为显著。在现在信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教育信息素养的培养逐渐成为关键内容,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目标,能帮助老师最大限度形成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对于提升教师素质和加快教育创新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农村幼儿教师教育信息素养的现状
        1.缺乏良好的教育信息素养观念,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至今,仍然存在一定的教育不平衡的现象,尤其这种差距在农村地区表现的十分明显。就拿农村的幼儿教师而言他们普遍对教育信息素养没能成一个准确的观念,很多农村幼儿教师虽然有这方面的意识,但是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常遇到无从下手的困境,这导致农村教师的教育信息素养的形成长期处于落后阶段,这对于农村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2.教育信息的结构不合理,教师教育信息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有关于信息技术的内容,由于缺少相关教育资源很多教师无从去学习新的教学技术,甚至连办公室软件的操作都不能得心应手,在如今疫情的背景下,网上教学和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只能通过网络进行,但是对于农村幼儿教师而言由于缺少对这方面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这就造成在“停学不停课”期间,没能对学生的进行有效指导,造成一定程度的学习脱节。
        2农村幼儿教师教育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信息知识存在缺项
        不少农村幼儿教师没有接受过信息技术领域的专门学习,仅通过自学方式对一些基本的信息概念进行理解,对其原理及应用缺乏全面的认识。部分农村幼儿教师花费了不少精力去学习、探索信息技术,并且认为自己即使无法获得外界的借鉴和帮助,通过自学也能学会基本的信息技术。但是,他们对信息素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计算机操作等技术层面,将大量时间用于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技巧层面,对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方面的研究关注甚少。
        2.2信息伦理道德意识不够
        农村幼儿教师信息伦理方面的调研结果不尽如人意。相当多的农村幼儿教师不明白何为信息伦理,也很难引导幼儿对信息搜集过程中出现的负面信息进行分辨。而且,农村幼儿教师自身信息伦理道德意识较差,对引用的他人数据资源很少标注引文来源,几乎都是直接使用,尤其是图片信息。这些现象反映出,农村幼儿教师信息伦理方面的教育亟需加强。
        2.3教育信息缺乏良好的环境依托
        农村的教育教学资源相较与城市相比存在一定的落后性,但是这类差距正在逐年缩小,但是农村地区出现教育信息素养缺乏的原因是因为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但是在学校方面却没有给到教师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尤其是对农村幼儿教师而言,在幼儿阶段的学习常常是需要大力依靠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完成的,孩子们要能够从教师的讲解当中建立起和外界世界的联系,但是由于学校缺乏对教师的鼓励,大部分教师对于教育信息能力的掌握不够全面,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3提升农村幼儿教师教育信息素养的对策
        3.1设置针对性培训内容和多元化培训方式,增强信息素养培训实效
        在培训内容的选择方面,学校需要根据不同的农村幼儿教师类型设置差异化的培训内容。如针对信息技术专业教师,要在培训中增加一些深奥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引导其关注并且掌握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动态与新知识,发挥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引领作用;针对一般农村幼儿学科教师,要提高其对一些常用软件的操作技能和对信息检索方式的熟练掌握能力。
        3.2将教师教育信息素养意识的强化放在首位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的变化,教师已经不能仅仅只承担知识灌输者的角色,更多的应当从教育和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和整合,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将课堂交到学生手中,是学生形成课堂学习的主要动力,要不断弱化自己“传递者”的角色,更多的是要成为一名知识的“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完成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并能够在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有效的将新旧知识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和感悟能力。对于幼儿教育而言,幼儿教育者首先应当重视对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推动幼儿教育能够结合信息素养发展,学校要能够从不同的维度上给予幼儿教师一定的教学帮助,并将幼儿教师的教育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教师考核挂钩,时刻对教师的教育素养的养成进行正确的评价与跟踪,为幼儿教师提高教育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一定的依据。
        3.3加强师生沟通,转变角色定位
        当下农村幼儿缺乏信息检索能力和信息判断能力,农村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安排中,可从学生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小组学习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使用搜索引擎、阅读文章、评判性思考。农村幼儿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指导和讲解,影响着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建立对互联网的认识,注重网络安全。
        3.4搭建良好的教育信息素养传递环境
        要想搭建起良好的信息素养的传递环境,首先就是要能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氛围,这要求学校首先能够对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养成提供良好的环境并进行正确的监督。对于信息素养的养成而言,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看教师是否能养成良好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的能力,是否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创新。因此学校首先应当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考核。无论是从课堂讲解来说还是课件制作,重点关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是否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和内容,每节课的内容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网络授课也同样可以如此,如果没有办法实施监督,可以让教师保存一定的视频资料供后期考核使用,但是在幼儿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互动的重要性,要能沟通过正确的方式形成互动达成教学效果;其次是学校方面一定要加快学校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农村幼儿教师之所以信息素养方面处在弱势地位,这和教育的投入在一定层面上形成了一定的联系,教师由于缺乏相关的教学设备会导致很多想法无法付诸实践,当然如果实在软硬设施充足的情况下,应当对于各种设备的使用频率进行监督,以确保教师能够正确使用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从真正意义上推动教师教育信息素养的提升。
        结语
        教师信息素养的养成是教师能否在教学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反馈的关键环节,这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自身素养的培养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教师拥有良好的素质,不仅会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对学生成绩进步也存在积极意义,关注农村幼儿教师教育信息素养的养成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刘伟.川南农村幼儿教师教育信息素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9,6(16).
        [2]罗军娜.幼儿师范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与实践[D].
        [3]崔颖.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