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疏导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3期   作者:黄月馨
[导读] 随着社会飞速的发展,当前人们的生活压力和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于教师来说
        黄月馨
        福建省漳浦县深土中心学校      
        摘 要:随着社会飞速的发展,当前人们的生活压力和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于教师来说,不仅仅要面对职业本身的压力和负担,同时还需要应对人际关系、家庭问题等多方面的综合问题。这样的压力和精神负担对于教师而言相当繁重,长此以往,非常不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为了教师能够拥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需要教师能够及时对自己进行调整,使得自己能够不断放下内心的负担,真正拥抱教学和生活,释放自己的内心。
        关键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对策
        众所周知,在新的教育理念中,“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健康的身体,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隨着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不仅幼儿健康教育提升到很高的地位,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引导也应该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教师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引导也是必须有机结合的。
        据调查,幼儿园进行的幼儿教师心理检测结果为:52.1%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3.24%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65%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5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最近有调查结果表明,幼儿教师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常模,特别是敌对、抑郁两项存在问题少于常模,但在强迫、偏执、防卫、人际关系等方面高于常模。
一、幼教面临的的各种压力
        (一)幼教发展的现实压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在当今幼教界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滚滚浪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教师角色作了新的界定,同时提出了新的期望与挑战。而“班级人数太多”“设备材料不足”“新旧观念制约”“待遇不高”等状况,还有面临的职评、考评以及来自自身的情感和家庭等问题,凡此种种,幼儿教师身上的压力远远超出其他职业者的压力。
        (二)教师自身身体特性
        幼儿教师每日的内容框架虽说千篇一律,但内容却要不断变化。幼儿教师多以女性为主,每月都会有正常的生理期,长期的身体疲惫和心理困扰使幼儿园教师产生一些生理上的疾患,比较常见的有厌食、失眠、头痛、心律失常等,慢性咽炎、肩周炎等都成为现代幼儿教师的职业病。
        (三)工作不断磨难、倦怠的困扰
        现在的幼儿教师也出现了吃青春饭的趋势,所以幼儿教师的年龄偏低,自己也处于不够成熟的状态。面对班级中30多名幼儿的时候,更多要面对的是幼儿身后的家长。教师们往往感到的不仅仅是很重要的社会责任赋予双肩,而是更多双期待、挑剔、不信任的眼睛,转化的就是压力。如很多幼儿教师对孩子们出现的穿错鞋被投诉、吃不饱被抱怨等事情不能及时的释放压力,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幼儿园发展的同时,总会面对各级各类各项检查,创设环境、整理档案,业务提高,经常性周六日加班备课、做手工、进修或者家访,使幼儿教师始终在心理、身体处于疲惫的状态。而幼儿园的园长,不仅要为幼儿园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升而烦恼,更要为幼儿园的生存问题、资金问题等问题而苦恼。
二、幼教
        针对种种问题,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引导工作迫在眉睫,需要综合各种因素,创设和谐发展的组织氛围,进而提高教师的适应能力,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一、完善幼儿园管理,减轻教师的工作负荷,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
        人员配备齐全,工作内容细化,减少工作压力是影响教师健康的主要因素,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提高其工作效率。采用教职工代表大会形式,让教师成为幼儿园管理的参与者,满足大多数教师的成就感,建立园长谈话机制,尽可能地关心每个教师。提倡人文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人员素养,建立宽松的幼儿园心理气氛,发展积极有爱的人际关系。
        二、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及心理辅导,提高幼儿教师的心理保健能力
        幼儿教师普遍缺少相关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也缺乏正确的方法加以调整,从而使某些心理问题加以恶化。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或团体培训这些活动,提高幼儿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学习处理各种心理问题的应对技巧。如对新招聘的幼儿教师进行人职前的心理培训,这不仅能提高幼儿教师本身的心理素质,也能相应的提高教师的抗压能力。
        三、注重引导,加强自身修养,变压力为动力。
        时代的发展使教育的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幼儿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幼儿教师在注重业务提高的同时,更要重视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意识到,幼儿教育工作是一种承担着社会责任的专业性的职业,从而使其从思想上能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并以自己职业的社会价值和专业独特性而自豪。
        幼儿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保持良好的心境,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不要因别人把你看成是“孩子王”就降低自己的职业要求,贬低自己的职业价值,从而缺乏自信。同时,幼儿教师应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刁难,也不会产生职业危机感。
        总之,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引导是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大问题,也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在新的形势下,以新的工作视角,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个人、集体、社会的发展体系中。通过给予机会,达到自我实现;通过优化组合,提高工作效益;通过创造环境,给教师一分温馨;通过完善幼儿园管理,体现人文化管理的团队精神;通过加大宣传,争取社会各级支持;通过多方形式,形成疏导网络等都可以改进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 徐文萍.牧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强化措施研究[J/OL].学周刊,2019(15):176[2019-04-23].
        [2] 张晓军.农村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文学教育(下),2019(03):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