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例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探讨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吴静
[导读] 针对21例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吴静
(江苏省沭阳仁慈医院外科;江苏沭阳223600)  
摘要:目的 针对21例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本次将我院在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21例行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1)护理干预后与护理干预前比较,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更低,护理干预前后数据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肩关节僵硬1例(4.76%)、肺炎1例(4.76%)、疼痛1例(4.76%)。结论 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采纳及应用。
关键词:胸腔镜;纵膈肿瘤切除术;围术期护理干预
   在临床中,针对结节疾病、纵膈肉芽肿以及纵膈肿瘤疾病患者,通常会给予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而从手术预后效果改善角度考虑,在积极手术的基础上,有必要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1]。鉴于此,本次将我院在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21例行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在其中的应用效果,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21例行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8年2月—2019年1月,均经CT及X线胸片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且均知情签署相关医护同意书;此外,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严重精神障碍及存在相关手术禁忌症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跨度为23-61岁,年龄均值为(45.9±1.2)岁。此外,由于本次对同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数据进行比较,所以具备可比的意义。
1.2方法
   本次纳入研究的21例行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均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具体包括:
   (1)术前护理干预。术前,加强对患者的健康知识宣教,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围手术期需注意的基本事项,提高患者认知水平。同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消除患者心理顾虑。针对患者术前可能存在的焦虑、抑郁、担心害怕等负性心理及时疏导,可采取伴乐疗法及鼓励疗法,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改善。此外,做好术前相关器械药品准备工作;术前对患者使用生理盐水约1000ml进行灌肠处理,使术后早期大便的发生得到有效避免;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咳嗽、咳痰练习,使术后促咳嗽及咳痰效果增强。
   (2)术中护理干预。保持手术室安静,加强患者术中情绪安抚,做好患者术中体温控制,保护好患者的个人隐私;并且,护理人员在术中需密切配合术者,使手术顺利、有序地进行。
   (3)术后护理干预。术后,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及体温等;若有异常,需及时对症处理;并对手术切口进行密切观察,判断是否存在渗液,敷料是否清洁,并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并加强引流管稳固防护。同时,做好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干预,协助患者清理呼吸道异物,避免患者呼吸道堵塞;定期对患者进行叩背,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及排痰,促进痰液的排出,避免肺部感染的发生。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疼痛轻微可采取伴乐疗法及鼓励疗法,转移患者注意力,使患者疼痛缓解;疼痛严重,则需适当使用镇痛药物,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并加强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干预,保护好引流管,合理控制引流速度及时间,确保引流通畅,避免管道堵塞。此外,加强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指导患者正确呼吸,早期进行肩关节活动,使肩关节僵硬的发生得到有效预防,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肺炎、疼痛等症状表现,若存在需及时对症干预,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得到有效降低。
1.3评价标准
   (1)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心理症状分别进行评分;评分越低,代表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症状越轻[2-3]。
   (2)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计算。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数据,计量数据采取(+S)表示,然后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取百分率(%)表示,然后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SAS及SDS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后与护理干预前比较,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更低,护理干预前后数据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1:


3.讨论
   在临床中,针对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患者,需基于围手术期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本次提到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涉及:术前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及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术中保暖、密切配合术者等干预,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引流管护理及并发症预防控制干预等。结果显示,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对症处理后均显著缓解。
   由此可见,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建芳.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20,9(01):211-212.
[2]庄杰.萧氏双C护理干预对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05):924-925.
[3]马欢,刘莹.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围术期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1):322-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