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康复护理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温丹
[导读] 研究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康复护理。

温丹
(赣州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目的 研究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康复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接收的46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展开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和系统化的护理,并进行出院指导和随访,观察所有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为期平均15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术前症状消失,关节稳定性显著改善,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结论 针对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进行康复护理,不仅促进了患者康复,还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关节镜;前交叉韧带;康复护理;
    前交叉韧带(ACL)的两端分别在股骨髁和胫骨平台上的附着区不在同一平面,不但具有限制胫骨前移,限制膝关节过伸,还具有限制膝关节内旋、外旋、内翻、外翻作用。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将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不稳定的关节容易反复受伤,导致股部肌肉萎缩或创伤性关节炎,因而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确诊后,则需进行手术重建,以便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度”。而正确的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对于恢复关节功能和预防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对此,本文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接收的46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展开回顾性分析,研究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接收的46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展开回顾性分析。46例患者,男性32例、女性14例,年龄处于20-47岁之间,平均年龄(33.5±2.7)岁,其中车祸伤12例、运动损伤22例、运动损伤并发内侧副韧带损伤4例、运动损伤合并半月板损伤8例。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膝部疼痛、关节不稳定现象。前抽屉试验阳性,轴移试验阳性,Lachman试验阳性,部分患者膝关节肿胀、积液和麦氏征阳性。均连硬膜外麻醉下,行关节镜下重建术。
1.2康复护理方法
  (1)训练指导:多数患者因术后怕疼和担心重建的韧带松动或断裂而不愿接受早期功能锻炼,护士应耐心说服患者,让其知道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地防止股四头肌萎缩,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全面实施术后的康复计划。在患者锻炼过程中应经常观察、督促、检查功能康复计划实施情况,及时解决锻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其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增强其功能锻炼的毅力和信心。
  (2)股四头肌、踝关节等肌群锻炼:股四头肌是膝关节稳定的重要因素,术后康复锻炼对其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贯穿于整个康复阶段,功能锻炼以早期进行,术后24h 后,即可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即尽量伸膝,但不产生关节活动,背伸踝关节,收缩股四头肌,使其持续5S后放松为1次,每日锻炼200次,分4- 5次做完,按此方法进行,循序渐进。

如病情允许,还可以做髌骨被动活动,即2次/d可将髌骨向左右两侧推动几次,以防止髌骨关节粘连。要让患者最大限度地有节奏地伸屈踝关节,频率不宜过快,动作必须到位。术后第2d鼓励患者行直腿抬高,练习股四头肌肌力。先协助患者将腿抬高10?左右,然后慢慢放下。从被动到主动逐渐将腿抬高35?左右,不超过45?,若超过45?就主要成为锻炼屈髋肌的力量。停3-5S再缓缓放下,2-3 h/次,5-10min/次,如此反复练习。
  (3)利用CPM锻炼膝:关节伸屈为防止膝关节粘连及退变,应及早使用CPM进行功能锻炼,及早缓慢地、可控地、逐渐均匀地增加患肢的屈膝度数,将膝关节活动范围调节到患者能忍受屈膝的最大限度为宜,一般从30?开始,每日递增5?,每次 30-60min,2次/d,2h/次,直至超过90?[2]。
  (4)出院指导:出院时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并指导其按时完成。康复锻炼必须持之以恒,只有坚持不懈的锻炼才能保证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但须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负重,坐位时以较高的沙发、椅凳为宜,以防膝关节过度屈曲,加重关节表面压力。出院时须带活动型关节支具保护膝关节3个月,半年内避免体育运动,1年后可恢复运动。
2.结果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为期平均15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术前症状消失,关节稳定性显著改善,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所有患者通过系统化的功能锻炼,于术后半年恢复自主生活,1年恢复日常工作。复查X线片示骨道愈合,膝关节无退变,未发现膝关节松弛或内固定物松脱现象,效果满意。
3.讨论
   在膝内翻或外翻扭伤,膝关节过伸损伤或屈曲(90?左右)时,小腿过度内外旋或受到撞击的情况下易造成前十字韧带断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造成远期骨性关节炎。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已经成为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损伤的主要治疗方式,规范的康复护理为术后膝关节稳定性与正常功能的恢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早期进行肌肉主动的等长收缩锻炼,可预防肌肉废用性萎缩、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膝关节粘连,所以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损伤重建术后康复治疗和功能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一个 环节。患者术后应动静结合,既要防止关节粘连和肌肉萎缩,又不能过急过度运动膝关节违反了术后治疗的基本准则,防止拉松替代物或拉脱骨块而影响疗效。功能锻炼循序渐进,逐步加大活动范围[3]。对于有合并伤者应尽量同时修复,对合并有侧付韧带损伤患者,术后固定时间应延长至4周后,才能进行膝关节伸屈锻炼,因此应让患者及家属明白康复锻炼的目的及意义。
   总而言之,针对性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治疗患者予以康复护理,可加快患者康复,同时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莉, 王一腾, 孙雪艳,等. ERAS理念在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围术期康复的临床研究[J]. 中国伤残医学, 2019(18):8-12.
[2]殷婷. 关节镜下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的护理及康复训练探究[J]. 医学美学美容, 2018, 27(022):100-101.
[3]宋郁. 前交叉韧带损伤早期治疗与延期治疗的并发症分析及临床疗效对比[J]. 健康大视野, 2018, 021(014):390-3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