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外科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干预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   史晓霞
[导读] 对脊柱外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及护理预防对策进行研究
   史晓霞
   (千佛山医院骨脊柱外科;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目的 对脊柱外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及护理预防对策进行研究。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268例患者进行研究,对引发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针对性的制定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268例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患者中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人数为2例,发生率为0.74%。结论 对于脊柱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其在围术期需要重点关注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从而降低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的痛苦。
   关键词:脊柱手术;深静脉血栓;护理措施
   对于深静脉血栓疾病,其实脊柱外科手术治疗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严重的患者会继发出现肺栓塞情况。对于脊柱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由于其长期卧床,加上病情的危重等情况,使得其中的部分患者会因为神经方面的损伤而出现血栓,但对于当前的脊柱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大部分的医生对血栓的重视程度不足,从而导致脊柱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几率较高。对于脊柱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来说,其在围术期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几率。
   1 临床资料研究
   在本次研究工作中,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268例脊柱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将其作为研究样本,通过Caprini深静脉血栓新城评估方法对患者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将所有的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针对不同风险的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预防措施。在本次研究的样本患者中,低危患者人数为89例,中危患者人数为112例,高危患者人数为67例。对所有患者的年龄进行统计,其主要集中在22岁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达到了58.6岁。患者中采取颈椎后路手术治疗换则会有9例,前路手术患者人数为3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人数为64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人数为67例,腰椎滑脱患者人数为42例,脊柱侧凸矫形手术患者人数为8例,此外还有腰椎结核28例和腰椎肿瘤患者18例。对所有的患者进行脊柱外科手术围术期护理,治疗结束之后,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人数为2例,在这2例患者中,其全部为胸椎肿瘤并发完全瘫痪患者,在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中属于高危患者。对2例患者采取溶栓治疗,同时针对患者的深静脉血栓疾病采取对应的优质护理措施,其在后续治疗中未出现肺血栓疾病。
   2 护理干预措施
   2.1 术前护理
   在手术治疗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Caprini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确定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几率,风险评估等级包括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对于存在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人工材料的置入,同时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血液粘滞度检查,在患者病情允许时,可以对患者进行双下肢的超声检查,确定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通过这些数据的收集整理,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指导。而对于中风险患者,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对策,在治疗期间鼓励患者积极进行锻炼,或者通过充气压力泵和梯度压力弹力袜等物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对于低风险患者,需要对患者进行血栓知识的宣传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疾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2 术中干预
   对于脊柱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其在治疗期间主要是采用仰卧位,医生需要重点关注患者下肢静脉或者髂静脉的通畅状况,防止患者手术治疗期间静脉受到压迫,另外,在手术期间还需要对患者的血容量情况进行严密的检测。治疗过程中需要尽量减少散热类人工材料的使用,像坚强内固定方法进行骨融合,这样能够提高患者脊柱的稳定性,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使患者能够尽早下床进行活动。
   2.3 术后干预
   患者在手术治疗结束之后,需要根据患者的手术位置以及手术创口的大小等进行Caprini风险评估,并将数据同患者治疗前的数据进行对比。对于低风险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将预防血栓的宣传标语放置在患者的床头,同时多鼓励患者饮水和尽早开展床上运动。而对于中危险和高危险的患者,除了常规的宣传教育之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在患者手术治疗完成后的第一天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告知患者,同时遵医嘱通过充气压力泵对患者进行训练。指定血栓预防观察表,定期对患者进行检测。
   2.4 护理观察和干预重点内容介绍
   首先是对患者进行肿胀的观察,其主要是对患者的下肢肿胀和疼痛情况进行观察,护理人员通过按压患者的腓肠肌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压痛,同时确认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扩张程度以及皮肤的温度等数据,一旦出现变化需要及时进行了解。必要情况下,护理人胶原还需要对患者的双下肢周径进行温度检测,发现患者周径差距超过0.5cm,需要及时通知医生对其进行治疗。
   然后是疼痛观察,脊柱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其在开展腰椎手术治疗之后,大部分的患者会出现下肢神经受压状况,这种情况同深静脉血栓症状相似,需要重点关注。若患者因手术之后疼痛而不敢进行踝关节的运动,需要重点关注该患者,可以通过早期的彩超等方法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检查和诊断。
   然后是体位护理,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平卧6h,对于患者的脚跟位置,需要垫软枕,并将患者的下肢进行提高,这样能够避免对患者的腓肠肌造成压迫,影响患者正常的血液循环。
   然后是饮食护理,对于存在饮酒和吸烟等情况的患者,需要及时劝阻,同时饮食尽量保持清淡,避免高胆固醇的饮食。家属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腹部的按摩,促进患者肠道的正常蠕动,避免便秘等问题的发生。
   最后是物理预防措施,在排除各项血栓形成禁忌之后,护理人员遵循医嘱进行充气压力泵和梯度压力等物理预防措施,避免患者恢复期间血栓的形成。
   2.5 加强术后锻炼
   患者在手术治疗结束之后,患者家属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踝关节和腓肠肌的被动运动,同时通过湿毛巾热敷促进患者下肢的血液循环。但对于患者的临床护理,家属禁止使用热水袋等保温工具,避免恢复期间出现烫伤等情况,影响患者的正常恢复。
   3 总结
   综合上述所说,对于脊柱手术治疗患者,其在围术期间因各种影响因素的原因,导致患者易发生深静脉血栓,从而影响患者的正常恢复效果。对此,在围术期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然后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展开对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楠.脊柱外科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干预[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4):209.
   
   [2]史倩.脊柱外科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01):56-57.
   [3]龚亚红,黄宇光. 神经外科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和急性肺血栓的防治[C]. 华东地区麻醉学协作组.第十二届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术会议暨2013年福建省麻醉学术会议论文汇编.华东地区麻醉学协作组:福建省立医院麻醉科,2013:429-4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