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压水平、生活方式的调节体会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唐丽萍
[导读] 探究系统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压水平、生活方式的影响


唐丽萍
       (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医共体杨汛桥分院 慢病科;浙江绍兴312028)
 
【摘要】目的:探究系统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压水平、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将近期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模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其生活方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35/50),上述数据行组间比对结果提示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实施系统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及其生活方式,值得推广。
【关键词】系统护理模式;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压水平;生活方式
   高血压属于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该病多发于老年患者,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病理特征为机体循环动脉血压异常上升,容易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肾病以及高血压性脑卒中等多种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之一,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研究表明[1],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因素主要与患者个人行为有关,而通过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能够对风险行为进行有效控制,最终消除患者的疾病因素,进而提升生活质量。本文为了深入探究系统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压水平、生活方式的影响,选取了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0例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均于本院接受治疗,纳入时间由2018年6月开始,到2019年5月结束,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5-82岁,均值(71.3±4.7)岁;病程介于1-10年之间,平均病程(5.1±1.0)年。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6-80岁,均值(70.8±4.8)岁;病程介于2-11年之间,平均病程(5.2±1.2)年。研究已将参与研究患者病历资料送入伦理委员会,并获得同意,患者及其家属也支持研究;对比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P>0.05),符合对比需要。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开展系统护理模式,具体为:(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详细了解其心理状态,并给予针性心理疏导,并向其列举一些成功治疗的案例,让患者对疾病康复充满信心。(2)采取一对一的访谈方式,对患者的知信行进行评估,对高血压疾病的情况进行了解,同时对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提高,纠正患者服药习惯、生活习惯、运动锻炼方式等,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另外为患者发放宣传手册,结合评估情况对患者进行详细解释,制定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其中包括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高血压患者的常见症状以及相关并发症,并且予以适当的运动方式,控制患者患者的体质量,对药物的用法与注意事项进行解释。(3)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依据患者具体病情为其制定出合理的饮食方案,严格控制钠盐、热量以及脂肪的摄入量,多进食瓜果蔬菜、菌类以及豆类等,禁吸烟禁喝酒。(4)运动护理。以患者的身体素质为其制定适当的运动计划,并明确运动的强度与时间等,运动以游泳、打太极以及慢跑等佳,30min/次。(5)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按时、按量使用降压药物,并讲解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告知严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并密切监测其血压变化,确保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1.3评价标准
   (1)对两组护理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进行记录并比对。
   (2)采用健康生活方式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方式进行评分,量表内主要包括人际关系、健康责任、营养以及自我实现四个维度,评分与生活方式的改善情况成正比[2]。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试验借助了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一切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以及生活方式评分,上述数据统一由()的方式呈现,采用t检验,当最终结果显示P值小于0.05时代表该项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血压水平比对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数据行组间比对结果提示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


3.讨论
   老年高血压属于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该病的发病情况与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如肥胖、吸烟、酗酒、精神紧张、生活压力大等。同时高血压极易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加重动脉壁负荷,从而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都造成了严重威胁。由于高血压的病程较长,加上大部患者对疾病了解,患者极容易出现忧郁、悲观、烦躁以及易怒等不良心理,增加其自主神经活动,导致血压异常上升、心跳加快,不仅会影响疾病治疗效果,甚至会加重病情[3]。系统护理模式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该护理服务不仅重视患者的心理,对于患者疾病知识、身体、饮食、用药等方面的护理也非常重视,通过全方位的护理措施,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增加康复信心,同时通过饮食、运动以及心理护理等护理,增强患者的体质,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通过用药护理,让患者严格遵医用药,切不可私自停药、减药,确保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促进行疾病康复。
   综上所述,对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实施系统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及其生活方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洋. 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护理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4):228-229.
[2]曹倩, 于敏. 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 2017,17(22):146-148.
[3]杨芳. 系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适应状况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26(01):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