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9期   作者:谌金辉
[导读] 进入高中后,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加。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无法适应紧张的高中生活而出现叛逆、焦虑、暴躁等心理问题,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师应关注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解决学生在成长中出现的困惑,利用体育活动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因此,教师可以将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高安二中330800 摘要:进入高中后,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加。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无法适应紧张的高中生活而出现叛逆、焦虑、暴躁等心理问题,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师应关注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解决学生在成长中出现的困惑,利用体育活动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因此,教师可以将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 关键词:高中体育;心理健康教育 〖HJ1mm〗〖FL(〗引言 学生在高中时期学习压力较大,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正处于矛盾阶段。学生不仅要紧跟教师的教学进度,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还要在有限的课余时间或体育课程中完成对自身体质、体能的锻炼,强健体魄。因此,教师不仅要时常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还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协调的发展。同时,在综合性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使学生具备积极阳光的心态和不畏困难的勇气。体育教师要想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显著的成效,就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当下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针对问题制订出有效的实施方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一、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社会方面来看,社会对心理行业发展并不重视。一是社会对心理行业避而不谈,使得心理行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二是心理行业规范和监督管理的缺失,不利于大众对心理问题形成正确的认知,也不利于心理服务深入社会生活。从家长方面来看,首先,家长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使其不能以平常心去看待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其次,家长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学校方面来看,一是学校在总体教学发展与评估上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心理教师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学校心理咨询室和设备因过于形式化而未能真正利用。二是心理健康活动宣传不到位,学生和家长重视程度不够,未能更好地做到家校结合和对家长的宣传。 二、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体育锻炼具有舒缓心情和治疗心理问题的作用,能宣泄学生紧张、压抑的情绪,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首先,高中生面临高考的压力,在生活和学习中难免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体育锻炼能转移学生的不良情绪,同时,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其次,体育锻炼需要学生注意力集中,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使学生正确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再次,部分高中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在学校不善于与他人交往。

大部分体育项目都是团体的形式,能锻炼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包容、分享、共处的意识,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最后,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会遇到挫折和阻碍。体育锻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缓解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三、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创建趣味活动,缓解学习压力 高中时期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他们没有充足的自由娱乐时间,任课教师往往会给他们留下较多的学习任务,所以很多高中生都会有一定的焦虑情绪,这也是现今高中生较常见的心理问题。因此,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需要在体育运动中增添一些趣味性的体育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提升身体素质,还可以让学生的心情得到放松,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教师可以组织并创建趣味性活动,如竞技比赛、体育游戏等。 (二)悉心指导学生,树立学生自信 在学习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不会的题目或成绩下降的问题,容易自信心下降、心情抑郁,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锻炼意识,为学生树立自信心。高中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运用灵活的方式开展体育活动,解决学生在体育锻炼时的困难,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例如,在“快速跑”的教学中,部分个子矮或身形胖的学生因为身体素质较差,无法取得良好的成绩,出现了自我放弃和不自信的问题。这时,教师应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的长处。教师要悉心指导学生,可以让学生通过慢跑及蛇形、圆形、螺旋形等图形变换跑锻炼身体,提高跑步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跑步能力强的同学是怎样跑步的,鼓励学生请教同学,以此提高自信心,增强体育综合能力。 结束语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多种因素影响,教师若不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必会给学生带来不利影响,所以,高中体育教师应当明确现代体育教学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心理成长情况,组织一些有趣的体育活动,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并借助分类教学,让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得到协调发展 〖KH10〗〖HTK〗参考文献: [1]韩正勇.探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218. [2]周建忠.刍议高中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9(07):15+17. [3]暴学良.高中体育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17(10):13.〖FL)〗〖HJ〗〖HT〗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