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9期   作者:张丹
[导读] 近年来,我国受西方国家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导致我国少年儿童对西方文化了解的畸形发展,对于本土文化缺乏一定的认识。对此相关教育部门应当加以重视,不能让这一现状继续发展下去,要从根本上强化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以加强在小学语文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教师应当注重结合新课改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进行研究,这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章对如何在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回民三小掌政分校750001 摘要:近年来,我国受西方国家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导致我国少年儿童对西方文化了解的畸形发展,对于本土文化缺乏一定的认识。对此相关教育部门应当加以重视,不能让这一现状继续发展下去,要从根本上强化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以加强在小学语文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教师应当注重结合新课改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进行研究,这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章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华优良传统教育;渗透 〖HJ0.8mm〗〖FL(〗引言 每个中国人都兼具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无论家长还是教师,都有义务、有责任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每种教材所选取的文章都蕴含丰富的民族内涵。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将传递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肩负起来,但现在教材中的语文课文还是比较少。因此,教材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是零星一点儿,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文化的渴求。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一)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还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智慧与内涵,很多经典历史事件的教育意义重大。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逐步渗透传统文化,将教学内容中的传统文化思想详细讲解给学生,不断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样学生在经过长期的传统文化熏陶之后,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且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发挥长久的积极影响。 (二)让语文学科体现其文化传承价值 语文学科的本源即记录、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的工具,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传播传统文化体现其固有价值。首先,传统文化包含的所有人类文明成果均以语言和文字的形式流传和记载下来,因此语文学科教学在赋予学生顺畅的阅读、写作以及口头交流能力的同时必然无法回避传统文化的传承。例如,在生字教学中涉及对特定汉字的起源及其字形、字义演变的阐释,无形中增添了传统文化的元素。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一)注重汉字教学,逐步渗透传统文化 语文科目的实用性很强,能够培养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从多方面进行,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在汉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因为汉字来源中包含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在汉字背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而且学习语文离不开对字的深入理解,所以可以从汉字着手,逐渐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给学生。 (二)认真规划教学内容,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范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和仔细分类的,大部分范文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和指导意义,对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主要以尊老爱幼、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明礼诚信为主,教师可以在开展语文课程教学的同时,向学生渗透一些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典故,让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稚子弄冰》,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教师可以找一些视频或者是图片向学生介绍古时儿童玩冰、把冰当做锣敲打的场景,从而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游戏的兴趣,以及探究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三)在写作教学中,加深学生 的传统文化情结写作实际上是用文化的眼光和胸怀去解读人生、思考社会、畅想未来。教师可以利用作文教学,有意识地把作文主题和传统文化进行结合,“诚信”、“感恩”、“孝道”等话题,还有中国历史上众多英雄人物形象等,都是弘扬传统文化很好的练笔机会。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作品了解英雄人物,鼓励他们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并把这些素材灵活地运用到诸如“挫折”、“成功”、“朴素”、“诚信”等方面的话题作文中,让学生从自己的作品中传达出传统文化之美。这样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增加了学生的读写兴趣,加深了学生的传统文化情结。 (四)利用多媒体进行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在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应该利用信息的便利性,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们观看有关传统文化的节目,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近年来,有关诗词、汉字方面的节目是越来越多,可见传统文化的魅力无处不在。我们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放映诗词节目,在讲解诗词的同时为学生们讲解诗词背后的故事,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对传统文化更加感兴趣,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更高,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在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们的综合素养。从小学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更能让学生们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小学学生的记忆力很好,我们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课外诗词的背诵,提高学生们的知识储备量以及文化内涵。 (五)在课前三分钟,养成积累 传统文化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可以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关注培养学生的积累习惯和表达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更可以养成积累传统文化的习惯。为此我把每节语文课的前三分钟作为积累传统文化知识时间,要求一位同学主持课前三分钟的学习,内容可以是讲解成语故事、名言警句、神话传说、名人典故、古诗鉴赏等。由全班学生轮流主持,这样既调动了每一位同学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亲密接触”传统文化,从中汲取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养分。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太多、太精、太深,仅仅依靠课堂渗透的只是冰山一角,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还需要掌握学习传统文化的方法,运用现代科技让学生喜欢中华文化,并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华夏大地上发光发热。 〖HTK〗参考文献: [1]林美徽.让优秀传统文化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绽放[J].新教师,2019(12):57-58. [2]胡秀英.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91-293. [3]靳亚娴.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浅谈[J].科技风,2019(26):87.〖FL)〗〖HJ〗〖HT〗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