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生物学科素养养成的实践思考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9期   作者:田艳
[导读] 随着我国近年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对初中生生物能力方面提出了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同时,初中生思维正在不断发展,对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处于萌芽期,自我践行的意识处于可塑期,在遇到一些生命现象、生物问题时,缺乏足以应对和解决的能力。对此,教师有必要在贯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内在逻辑培养的基础之上,探索当代初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
六盘水市第十一中学553000 摘要:随着我国近年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对初中生生物能力方面提出了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同时,初中生思维正在不断发展,对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处于萌芽期,自我践行的意识处于可塑期,在遇到一些生命现象、生物问题时,缺乏足以应对和解决的能力。对此,教师有必要在贯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内在逻辑培养的基础之上,探索当代初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科素养;实践 〖HJ1.1mm〗〖FL(〗引言 核心素养中的核心是指事物的主要部分,而素养是学生通过学习、实践和研究之后获得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达到认识事物的经验,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就成了初中生物教师的当务之急。通过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能够让学生积极看待事物,还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习惯,对生物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能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问题,提升生物的成绩。 一、通过概念教学,培养学生树立生命观念 当前,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课程在结构、内容、要求等方面发生着深刻变革。因此教师应加强初中生对生物概念的认知,进而能够以科学的观点为指导探究生命。一方面,教师可以事实为支柱帮助学生理解生物概念。生物事实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生物事实;二是实验条件下形成的事实。针对自然条件,教师可以静态的校园植物为载体,通过组织健康、高雅的校园活动,使学生在自然活动中理解概念。针对实验条件,教师可以动态的实验过程为载体,通过组织学生亲自动手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另一方面,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可先以学生记忆生物事实为基础,再对事实进行概括,帮助学生掌握生物概念。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已有的生物概念认知,针对错误的观念加以纠正,并注重生物学与数学、信息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加强各个学科彼此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要学好生物,认识自然,对生物各个方面的观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动物的习性、植物的生长规律,通过观察还可以初步判断动植物的类别。比如通过观察可以分清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之间的差别,蕨类植物是不开花的,而种子植物是需要开花结果的。通过对生物的观察,可以发现某些生物的鲜明特征,也可以通过对比发现不同的生物间的不同习性,从而直观明了地学习到生物知识,对生物的了解也有所认识。

对某些生物属于什么物种也有一个初步的判断,比如学习昆虫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昆虫标本,从而得到昆虫的鲜明特征:有两对翅膀,6条腿,这时教师就可以问:蜘蛛属于昆虫吗?蜘蛛这种动物,学生也很常见,在没有进行细致观察之前,很多学生往往认为蜘蛛是属于昆虫的,但是通过观察会发现,虽然蜘蛛和昆虫相似,但是蜘蛛没有翅膀,且蜘蛛有8条腿,不属于昆虫,打破了学生的固有认知,通过生物知识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三、利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所谓科学史,是指古今中外科学家在探索生命、发现规律的实验过程中蕴含的智慧与方法,体现着生物学科的人文性。初中生对科学思维的内化主要取决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因素,这是学生主观认识和客观影响相互交织的过程。从社会、学校等外在因素来说,教师应切实承担自身引导教育的责任,如组织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大力弘扬生物科学家的探索历程,树立相关科学家的英雄模范形象。此外,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科学史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态度,同时丰富课堂中的人文色彩。初中生通过对生物科学史的积极思考,将其最终内化为自己思维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接受的心理过程。 四、跨学科联动 学科课程从来就不是孤立和单一的,其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和综合性永远存在。因此,单一的学科实践,达不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所以,让学科课堂教学从自然实践、阅读大自然、生涯引领开始,学生才能真正具备适应其终生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比如,基于这种思考,生物组和语文组教师共同合作,带着学生踏上了探索自然的奥妙之旅—参观自然博物馆。用拓展学科课堂的方式,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走入自然,以跨学科深度整合的方式,策划学生到实践中体验学习、感受自然、建立兴趣,以践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结束语 初中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脊梁,加强对初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对促进国家经济、科技、农业等方面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都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对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也有着积极影响。教师应围绕新课标下的教育理念,研究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及有效实施途径,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崇尚科学、勇担责任的良好品质与卓越能力。 〖KH10〗〖HTK〗参考文献: [1]张丽.基于发展初中生物学科素养的生本实践活动创新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10):52. [2]崔敏霞.探寻核心素养在初中生物课堂的落地生根[J].中学生物学,2018,34(11):71-72. [3]程雅楠.初中生物核心素养理论构建[D].南京师范大学,2017.〖FL)〗〖HJ〗〖HT〗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