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应融入生活化情景教学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   作者:李爱吉
[导读] 高中化学是高中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新时期,它是学生必须学好的一门基础学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越来越注重生活化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它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本文主要高中化学教材中生活化教学的开发进行了探讨,并且也分析了将生活化教学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些有效策略。

李爱吉    云南省腾冲第一中学  679100
【摘要】高中化学是高中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新时期,它是学生必须学好的一门基础学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越来越注重生活化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它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本文主要高中化学教材中生活化教学的开发进行了探讨,并且也分析了将生活化教学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些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开发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38-01

        生活化探究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化学教育“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归于生活”两者基础上的教学,以源于生活的问题或任务出发,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书本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化学的魅力[2]。
        一、生活化探究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生活化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一些生活化素材,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对生活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掌握书本知识,实现学科知识的落实。如学习化学电源时,让学生到社会上调查生活中常见化学电源,研究电池的材料、原理、类型;学习金属腐蚀时,让学生观察自行车、护栏、铝合金生锈等,进行调查分析,做到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强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通过生活化探究教学,学生在生活化的探究中学习知识,自主思考探究。层层释疑、步步启发,加强问题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分析归纳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如“探究原电池形成的条件”教学时,设计以下问题:首先展示:番茄原电池使音乐贺卡发声,激发学生兴趣。质疑:音乐贺卡为什么发声,装置中的电流是怎么产生的?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结构才能形成电流?原电池正负极与材料有什么关系?正负极除了与材料有关,还与什么有关?
        (三)提升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在生活化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来自于人们的生活经验,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化学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去。如在学习化学平衡这一内容时,可以引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防龋齿选用加氟牙膏;学习氧化还原这一内容时,可以引用日常生活中人们用淀粉碘化钾和食用醋来检验食盐中是否含碘等。
        二、如何进行生活化教学
        (一)教师要创设生活化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知识源于生活,化学知识包含着许多生活中的常识,与生活息息相关。高中化学教学太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更加重视学生的化学成绩,很少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教师在化学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以生活化教学为连接线,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个生活情景:“‘酸菜鲜鱼汤’是某家饭店的招牌菜,店老板反映盛汤的的铝锅很不耐用,没用多久锅底就漏洞了。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主要是为什么?”,并对学生提出问题:“ 从刚才的生活小常识中你能得出金属的什么化学性质?”,从而得出金属与酸可能会发生反应。学生好奇地听着教师讲解这个生活知识,由生活常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比平淡的语言过度更具“挑逗性”,学生也会觉得学习化学真的很有用。
        (二)教师要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使学生可以自己进行识的探究,不断探索。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问题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可以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学《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中“油脂糖类”时,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在多媒体上可以展示一些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照片,提出问题:“你们能说出图片中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吗?”“你们能列举几种富含淀粉和纤维素的食物吗?”“淀粉是怎么产生的呢?”要求学生看图片进行交流回答,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再次提出问题:“你们了解检验淀粉的方法吗?”“你们知道葡萄糖的来源吗?”“你们知道葡萄糖对生命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吗?”,教师抛出这些问题,让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对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思考,学生也可以在交流中进行探究,相互进步,还可以跟教师进行互动,在不知不明觉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能力。
        (三)教师要创设实践情景,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投入到实践当中,才能真正检验所学的知识,并不断进行提高和升华。教师在实际的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中只注重理论的教学模式,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设一个实践情景,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将实践中学习到的知识和理论联系起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氧化还原反应》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观察这样一个模型实验:“火箭使用偏二甲阱(N2H8N4)作燃料,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燃烧反应放出巨大放入能量把火箭送入太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4+2N2O4=2CO2↑+3N2↑+4H2O↑。”教师之后可以拿出事先准备的材料,在实验室内为大家演示一下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在实践中给大家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说明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氧化与还原这两个对立的过程互依存而统一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之中,同时发生而且不可以分离。教师引入这种实验生活化教学,可以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理论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投入到实践中,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相关的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的引入可以为高中化学教学带来积极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潜力。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在教学中对创设一些生活情景、实践情境、问题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生活和学习结合起来,不断进行思考创造,与此同时,将高中教学中的化学课堂的氛围调动起来,提高教学效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
参考文献
[1]李秀华.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开发和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47(2):117-117.
[2]张祥斌.论高中化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J].学周刊,2018,47(13):52-53.
[3]董伟.试论高中化学教学中情境素材的应用[J].高中数理化,2017,49(18):59-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