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   作者:曾珊
[导读] 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吟游诗人,烈士英豪写下了无数首脍炙人口、醍醐灌顶的古诗词。这些经过岁月沉淀后的情感结晶体现在古诗词的每一词句中,以凝练的语言,整齐的对仗,丰富的情感来不断熏陶着后世的我们。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将这份民族文化精粹代代传承,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都将古诗词教学投入到了日常的语文教学当中,力求打破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模式,以能够顺应教育需求又能够传承中华传统文

曾珊    广东省化州市良光镇长安小学
【摘要】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吟游诗人,烈士英豪写下了无数首脍炙人口、醍醐灌顶的古诗词。这些经过岁月沉淀后的情感结晶体现在古诗词的每一词句中,以凝练的语言,整齐的对仗,丰富的情感来不断熏陶着后世的我们。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将这份民族文化精粹代代传承,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都将古诗词教学投入到了日常的语文教学当中,力求打破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模式,以能够顺应教育需求又能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下就小学语文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策略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48-01

        我国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诗教”。经常吟咏古诗,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文学素养,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运用、传承我们的祖国语言文字。“诗教”并不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诗人,而是希望教师能够将这些承载了古人情感的诗句更好的传递给学生。但在目前的古诗词教学当中,大部分的教师依旧沿用固定的教学方法:解释题目、解释难点字句、翻译全篇内容、讲述作者表达情感以及背诵全文。这样的方法让大部分学生感觉古诗词是非常枯燥且乏味的,从而对古诗词失去兴趣,有悖我们的教育初衷。因此教师应当对当前的教育方法进行改革,使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诗歌,感受诗歌之美,文化之美。
        一、从朗读开始,无声文字变有声语言
        朗读是进入诗歌世界的一座桥梁,所有的诗歌教学其最原始的方法都是让学生对诗歌进行朗读,让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才能够让学生在一遍遍的朗读中体味作者的情感。让学生对诗歌进行朗读,第一是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把握诗歌意境,例如杜牧的《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如果将其翻译成现代文就完全破坏了那一份意境,只有通过有韵律的诵读才能够体味其中之美。第二有助于学生在朗读时感受诗歌的语言之美,体会诗歌语言的精炼以及含蓄,例如三年级下学期学习的《绝句》,杜甫仅仅用了“飞”和“暖”两个字就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以及燕子的繁忙。第三有助于学生在朗读之中激发其创造思维,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朗读诗歌的基础上对诗歌进行扩写和创新。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为了不教。意思就是教师应当去引导和帮助学生自己去领悟诗句中所表现的艺术感染力以及创造力,要让学生自己体味其所表达的情感、韵味、意境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比如在阅读杜牧的《清明》时,让学生体味到清明时节的景色,并且针对于最后一句可以进行扩写。



        二、灵活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古诗词用其精炼、简短的语句和词语来展现自己的韵味、情感以及意境,但是往往对于小学生来说,其精巧精炼的语句并不能够很好的被学生理解,久而久之也就丧失了对古诗词的兴趣。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结合当下小学生对万物都具备好奇心的特点,再结合信息技术,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诠释古诗词内容,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古诗词所表达的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能够给学生带来有趣且生动的教学体验,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对知识进行掌握。比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江西鄱阳湖盆地,庐山区境内的瀑布场景,在视频当中,学生看着瀑布像一条白龙一般从半空中直冲下来,砸在突出的岩石上迸发出巨大声响,并且能够形成一大片白色的薄云青烟般的水雾。学生们纷纷情绪高昂,目不转睛的盯着视频来观看庐山瀑布的壮阔猛烈。在此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告诉学生,这样极具冲击力的壮阔景象同学们能够用多少的词汇和句子才能表达出它的美呢?但是作者李白却仅仅只是用了四句话就诠释了瀑布的壮阔美丽,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瀑布飞流直下的雄伟奇丽的画卷,大家是否也想了解一下呢?学生听到此纷纷表示想要了解,直接激发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兴趣。另外还有李白的《静夜思》,王安石的《元日》,白居易的《忆江南》,都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的理解诗句当中的意思,从而更好的感受诗句之美。
        三、联系生活实际,释放学生活力
        古诗词源于生活,几千年间文人墨客笔下诗词中的场景、情感皆是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应当将诗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能够把自己对生活的感知以及个人情感带入到诗歌理解当中来。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及活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古诗词教学的效果。比如在一年级下册中学习的《小池》一课,在正式进入到课堂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先针对诗句内容给学生构建一个场景,将小池的场景呈现给学生,询问学生“什么季节会有蜻蜓飞过?什么季节会有荷花含苞待放?其气温又是怎么样的?”学生将自己代入到场景当中,自主思考这样的场景是属于什么季节,联系了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观所感,让学生在思考、感知当中增强活力,增加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联系生活经历以及生活经验来判断出这样的季节是初春,借此可以理解诗文中所表达的美好、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色。包括像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也是可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来对诗文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结语
        这些朗朗上口、人人吟诵的古诗词是我国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的灿烂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因此对于小学生古诗词教学必不可少,在学生小时候就要让其理解古诗词中所蕴含的精神、情怀、意蕴,才能够更好的将我国古诗词文化继承发扬下去。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初期,要在小学语文中不断优化古诗词教学的方法,才能够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当前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当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问题才能够推动更多教育工作者投入到改革古诗词教学的浪潮之中,从而为学生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丁红英.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初探[J].语文课内外,2020,(18):73.
[2]王攸洁.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初探[J].语文课内外,2020,(18):59.
[3]王奕芸.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J].师道•教研,2020,(6):61.
[4]王岳.探索小学语文古诗词高效教学法[J].课外语文(下),2020,(5):106-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