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与科学整合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   作者:王靓
[导读] 课程整合从广义上讲,是针对教育领域中各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多种学科的知识互动、综合能力培养,促进师生合作,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发展。 从狭义上讲,课程整合就是将两种学科、两种以上学科,融合在一堂课中进行教学。这对教师、学生、教学本身都提出了更高的综合性要求。我所尝试的课程的整合,是“相关整合”即内容上相连,比如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的融合。

王靓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一小学校
【摘要】课程整合从广义上讲,是针对教育领域中各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多种学科的知识互动、综合能力培养,促进师生合作,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发展。 从狭义上讲,课程整合就是将两种学科、两种以上学科,融合在一堂课中进行教学。这对教师、学生、教学本身都提出了更高的综合性要求。我所尝试的课程的整合,是“相关整合”即内容上相连,比如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的融合。
【关键词】小学数学;科学;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46-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与渗透已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不同科目之间的融合,能够实现多学科的互动联系,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本文旨在尝试有机结合小学科学与数学的相关知识,促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培养逻辑思维,从而帮助两门课程相互弥补。
        一、小学数学课程与科学课程的关系
        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是互相渗透的,还能作为论据相互提供重要支撑。在科学科目中,测量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实践手段,能为科学的进步提供原始数据保障。在小学科学课程中,需要测量的数据包括长度、时间、温度等,会涉及小数等知识,还可能会运用计算器等数学工具。比如,测量水的温度需要用到温度计,读出温度的数值需要用到数学知识。数学与科学结合,保证了数据的科学、准确,为科学项目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科学实验会用到一系列方法。这些方法很多都与数学息息相关。例如,汇总数据会用到表格,分析数据变化会用到折线图,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原因会用到对比分析法。此外,科学课程中还会用到一系列数学工具,以保证科学实践活动正常、有序进行。因此,小学科学与数学之间是互相渗透、互相辅助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将两者结合。
        二、小学数学课程与科学课程整合的方法探析
        (一)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是小学数学课
        程与科学课程整合的前提和基础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是课程整合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只有在适宜的教学目标支撑下,教师才有可能挖掘到教学内容中可能蕴含的教育价值。通过长期的教学过程实践,逐渐实现课程的整体目标,并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的方式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经验,从而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宗旨。


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是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打基础的,应将科学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最高准则。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既要关注科学知识,也要关注科学素养中的其他成分,注重各方面目标的整合与平衡。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艰苦的,教师应从整体上把握课程标准、教材的设计思路,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横向关联,知道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与学段目标、课程目标的关系,正确定位每
        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并适时地精心指导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层面。“精心设计问题”可以主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可以来自学生,也可以来自其他群体,但无论问题来自哪里,都必须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相符。同时,强调在有限的课堂上更要精心设计一些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价值的真实问题。教师的精心指导是学生原生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为了保证指导的适时、有效,教师要对探究中显现的问题高度关注,并保持一定的敏感性,才能在必要时给予适当地指导。指导重在启发,最好是在教师的“巧妙”提示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使学生成为自我学习的主人。如,教学“求平均数”一课时,这类常规的应用题,教师完全可以从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出发进行“循循善诱”地启发: “你在什么地方用到过求平均数?”然后进一步直接抛出“假如我想了解一下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和体重,那该如何计算呢?”看似简单的一问,就会彻底“激活”学生的思维,学习气氛顿时就会轻松起来,积极性也会更加高涨,再通过交流、反馈,各种计算方法自然就应运而生了。
        (二)适应应用课堂评价,是促进小学数学课
        程和科学课程深度融合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科学、及时地引入“评价”,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体现学生“发展性”的重要体现。如,课堂评价可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长期的学习发展”为最终目的,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突出评价的激励和调控功能,关注学生发展的切身需要,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给予学生鼓励,对于他们的新发现多给予肯定,因为教师的一个小小的表扬或批评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数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它的首要价值是能够被应用于现实世界中发生的问题上。数学与科学的结合成为了现代科学的一个重要特点。近代科学的发展,是同数学方法的应用和发展紧密联系的。数学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工具和手段,这在应用数学中表现得非常具体和清楚。
        (三)加强联系与沟通,是小学数学课程和科
        学课程进行融合的促进剂要想实现学科之间的整合,单凭一门学科来完成会有很大的阻碍,所以需要各个学科之间进行合作和交流。要实现数学课程与科学课程之间的良好整合,就需要数学教师和科学教师密切地进行交流和联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维红.小学数学和小学科学之间的整合策略[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7).
[2]曹志强.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整合的优势与思考[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