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委婉语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   作者:蔺以莹
[导读]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用语言来调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由于委婉语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拥有很好的修饰效果,所以遍及生活中的各个层次,各个角落,备受人们喜爱。英语委婉语也已成为英语文化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是英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跨文化交际里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蔺以莹    云南省腾冲市第五中学
【摘要】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用语言来调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由于委婉语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拥有很好的修饰效果,所以遍及生活中的各个层次,各个角落,备受人们喜爱。英语委婉语也已成为英语文化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是英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跨文化交际里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高中英语;委婉语;口语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94-01

        一、英语委婉语的产生
        1.英语委婉语的定义
        Euphemism一词源于希腊语的前缀eu(=good,sounding well,好的,好听的)和词根pheme(=speech or saying,话语或好话)。就是“用一种令人愉快的,委婉有礼的,听起来顺耳的词语来取代令人不快的•粗鲁无礼的•听起来刺耳的词语”美国学者Hugh Rawson曾说:委婉语如此深深潜入我们语言,以致我们中间没有谁——即使那些自诩为直截了当的人,——能够在不使用委婉语的情况下过完一天。不言而喻,委婉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一方面它可以维持语言的禁忌的施使和效能;另一方面,它可以用来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言语交际的正常进行。同时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一种文化•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或崇尚心理。
        2.英语委婉语同禁忌语的关系
        禁忌语是人们多数情况下不能说或不想说的话。禁忌语多是与身体某些器官及功能或与宗教,崇拜有关,包括脏话••粗俗语•和仵犯神灵的话。禁忌语可以不用,可话不能不说,意思不可不表达,因而出现了大量的委婉语来代替禁忌语。因此,委婉语取代了禁忌语,而现有的禁忌语又刺激新的委婉语的产生。如英语世界中的人不敢擅自使用上帝的名义,怕大祸临头,因此为避凶求吉,同时达到交际的目的,于是使用jeepers 和 gosh darn 代替Jesus和 God damn.又如在西方,人们很少谈论年龄,尤其是女性。主要原因就是忌讳年老,因为年老意味着青春不再,意味着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下降,所以old(老)一词一般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于是便有了老年委婉语的产生。这些词语表达了老年人的某种愿望,抑或希望自己生命永恒,抑或希望自己容颜不衰,体型不改,因此就有了下列的词来代替:尊贵的先生,婉指老人;贵妇人,婉指老年妇女,老妇;经验丰富的人,历经沧桑的人,婉指老人;高龄公民,资深公民,婉指老人。
        3.委婉语信息解读对语境的依赖性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认为,交际者具备必须的统觉背景知识(即语境知识)是言语交际的基础,同时强调说话者对受话者统觉背景的掌握与预测。受到文化传统•道德以及礼貌等因素的制约,委婉语表达内容一般是人们在言语交际的事物•现象或者是敏感的话题,它具有明显的志向性。发话人在对受话人统觉背景基础预测的基础上,利用距离原则和动听原则扩大能指与所制的距离,避免直接指称婉指事物。受话人如果仅从言语形式本身入手,则往往不能推测出信息的实质内容。因此,受话人在言语及个人统觉背景知识及其他语境知识学关联点进行解读。
        二、英汉委婉语的差异。汉语和英语是两种各自独立存在的语言系统,因此两者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国人对于上级、领导,人们谨言慎行,唯恐不敬,大多不敢直呼其名而冠以职位,某某处长,某某经理。而西方人则喜欢与人平等相处,所以下级可以直呼经理名字,儿子可以直呼父亲名字。又如中国人情感细腻,语言表达方式比较含蓄。


即使受到称赞表扬,内心很得意时,嘴里也会说:“哪里,哪里,不敢当,您过奖”之类自谦之言。这就是避讳中的轻言艺术。反过来,西方人性格率直,喜欢受到赞扬、鼓励,他们会欣然接受溢美之辞,真心表示谢意。与中国人事事时时轻言自己以示谦恭相反,西方人更看重个性的张扬。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汉语和英语中使用委婉语的意图大致是相同的,即使语言变得更加文雅礼貌,易被接受。但在进一步的观察中,我们发现这两种语言使用委婉语的情景并不完全相同,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正是汉英两种语言所归属的文化特性、伦理观念、价值取向决定了语言的相异性。
        三、英语委婉语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域风俗习惯自然多有差异。委婉语是世界文化中普遍的语言现象。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不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沉淀各异,因而不同语言中的委婉语必然也存在相当的差异,这种差异的体现,正是委婉与民族特点的体现。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文里对贫穷的看法。poor在英文中是一个可怕的字眼,它意味着生活困窘,也标识着社会地位低下。所以poor的代用语也极多,采用与poor同义的委婉语:need(缺乏生活日用品)、culturally deprived(丧失教育机会)、underprivileged(社会地位低下)、disadvantaged(生活条件差)。
        四、英语委婉语的应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英语委婉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说没有人能在不使用委婉语的情况下和别人很好的沟通、交流。下面就对委婉语的应用做一些说明。在职业中的应用。各种职业中,有的赚钱多,有的赚钱少,有的职业高雅,有的职业脏、苦、累。为了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职业委婉语产生了。使用职业委婉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统意义的“低下”职业“体面化”。委婉表达职业的方式多种多样。
        1、将职业地位人为的拔高
        在西方国家。脑力劳动被视为高贵的工作,而体力劳动被视为卑微的工作,与脑力劳动者的报酬相差很大,为了避免卑微工作给从业人员带来的不安,人们将这些低微的职业委婉话以抬高他们的身价。这一特点在很多行业得到体现,例如把head-waiter(侍者领班)称为(总管);把dustman(垃圾清理工)称为sanitary engineer(卫生工程师);把elevator(电梯服务员)称为member of vertical transportation corps(垂直交通大队队员);又如:后缀“-ician”的意思是:“精通或从事某项学术的专门人才”,因此很多带有这种后缀的职业委婉语大量出现。Cosmetician、beautician(美容师)代替hair dresser(理发师),gardener(园丁)称为landscape technician(风景技师)。
        2、在教育界随着时代的发展同样出现了不少委婉语。而这些委婉语体现了模糊的特点。在特定的语境中,这些模糊用法不会引起歧义或造成交际障碍,而只是扩大了禁忌语的指称范围。说话者用同属于一个集合的模糊程度小的词语婉指模糊程度大的词语,达到了低调、淡化的目的。如a stupid student(愚蠢的学生),被称为a slow learnet or underachiever(未充分发挥潜力的学生)。
        总之,尽管近几年的教材都在语音、语法、词汇甚至应试技巧等内容上的篇幅有所增加,但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忽视了英语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交际能力的培养。英语委婉语作为英语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部分,应该被广泛地编入教材中,改变以往教材枯燥的面貌,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它反映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价值观、政治生活、习俗等。因此,正确使用委婉语除了可以帮助交际顺利地进行,还可以提高素质修养,开阔文化视野。
参考文献:
[1]刘敏.英语委婉语的构成及功能[J].安顺学院学报,2018,(4).
[2]吴俊.女性的英语委婉语[Jl.百色学院学报,20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