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德育渗透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   作者:赵恒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上升,人们的生活环境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改善,在这种环境下民众的目光纷纷集中在子女的教育工作之上。小学阶段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年级较小,缺乏相应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所以应完善对这个阶段的思想德育教学,促进同学们的全面提升。本文就当下的小学教育为中心,细致探究基础立德树人背景下体育课程中对于德育教育的渗透,并提出相关建设来促进教学制度的

赵恒    广西百色市靖西市禄峒镇荣劳中心小学  53389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上升,人们的生活环境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改善,在这种环境下民众的目光纷纷集中在子女的教育工作之上。小学阶段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年级较小,缺乏相应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所以应完善对这个阶段的思想德育教学,促进同学们的全面提升。本文就当下的小学教育为中心,细致探究基础立德树人背景下体育课程中对于德育教育的渗透,并提出相关建设来促进教学制度的完善,提升同学们的个人建设。
【关键词】立德树人  小学教育  体育课程  德育渗透  研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10-01

        前言:随着我国教学规模的不断提升,传统教学观念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需求,社会上需求的人才也不再是传统模式中只偏向学习成绩的模式。随着新课改政策的发布要求我们完善教学理念的建设,加强学生德育观念的教学,帮助其建设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为将来的学习生涯铺平道路。但是由于我国教学行业起步较晚,对于德育观念的教育还需要循序渐进,通过实际观察我们发现体育课程与德育教学之间具有高度的重合性,作为一名教师应完善教学制度的建设,加强体育课程中对于德育观念的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1]。
        一、德育观念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规模不断增加,大量的专业人才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但是随着这种情况的发展我们发现个别学生的思想建设工作中存在不足,缺乏道德观念,无法胜任岗位的需求。德育观念是一个人的基础构成,拥有了相应的观念才能够对自身的行为做出把控,减少其对于社会的稳定,一旦在德育观念上出现了不足,那么就有可能对社会的稳定造成破坏,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2]。
        二、我国小学体育课程中德育渗透现况
        1.教师与家长缺乏对体育德育教学的重视性
        随着新课改政策的出现,我们的教学目标已经从学生成绩的提升转变为综合素质的教育,这是我国教育行业的总体趋势。但是现阶段个别校区依旧使用着传统教学理念来开展教学工作,教师与家长缺乏对体育德育教学的重视。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教师们以只是负责知识体系的建设,对于体育课程德育渗透的建设较为缺乏。


其实家长缺乏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在我国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情况,但是作为家长关注的重点不应该知识孩子的学习成绩,身体素质才是其发展的基础支持,体育课程可以有效提升同学们的体魄,同时对其德育思想作出建设,一昧的重视成绩只会对孩子的提升做出阻碍
        2.小学体育课程德育渗透的方式较为刻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其实有关体育课程中德育观念的渗透在我国一直存在,但是长时间的教学工作中,德育渗透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教学方式过于老套,学生们缺乏相应的学习兴趣自然无法做出正确的提升。对于德育观点的提升应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而不是一味的理论讲解,这样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无区别,只有提升学生的学习性性德育渗透工作才能够稳定进行[3]。
        三、如何完善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德育渗透工作
        随着教学制度的改革,体育课程的目标不仅仅是提升同学们的身体素质,我们应在教学工作中融入部分道德观念的建设,以此来提升我国学生的自身建设。
        1.体育课程中应突出德育因素
        想要进一步提升体育课程中德育观念的渗透,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需要做出建设,增加部分突出道德观念因素来融入日常的教学工作之中,这样同学们对于自身思想基础的建设就会更加顺利,课程的主体也会更加鲜明。例如在体育课程中增加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项目进行训练,南方地区可选择龙舟、钓鱼等项目。北方地区则可选择拔河、武术等活动进行展开,帮助同学们借助各类运动项目来了解本地区的传统文化,感受到家乡的美好,激发其爱国之情。另外可以组织同学们演练各类自然灾害的预防工作,帮助同学们完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对演练过程中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做出凸显,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性的美好[4]。
        2.体育德育生活化
        小学阶段的学生自身思维能力存在不足,想要快速提升其道德观念是几乎不可能,仅依靠理论教学同学们的理解能力也无法支撑其做出正确的提升,所以我们需要将德育观念融入到同学们的生活之中,例如在团体活动时,增加点名与整队环节,通过这种当时来培养学生们的执行能力与纪律性,能够为了团体荣而放弃自身的利益,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基础,团结、勇敢是新时代小学生的优秀德育表现。
        总结:总而言之,立德树人背景下我们的教学方式应该做出改变。体育课程作为提升小学生自身建设的重要环节需要加强对其的重视,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入对德育观念的渗透,促进其自身发展,为将来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志仙.立德树人背景下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培育与提升路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000(001):34-35,37.
[2]曾季.立德树人,感化于心——探究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013(014):77.
[3]蒋红英.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德育渗透的研究[C]//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二).0.
[4]马凌波,杨清风,张中印.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不同维度的德育渗透对学生的影响效果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011):2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