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自信心培养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   作者:周玲 李影
[导读]

周玲  李影    亳州市幼儿园  安徽  亳州  2368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11-01

        自信,是人生成功的翅膀;自信,给人成功的力量。伟人毛泽东在青年时就说“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正是有了这种自信,他才不畏任何艰难困苦,战胜重重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是使他人生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础。只有相信自己力量的人,遇到各种事情才能保持良好心态,才能想方设法探索做好事情的各种措施、途径,才能调动自身的力量,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自信心是做好事情的必要保证,没有自信心也就没有了成功的基础。也就丧失了取得成功所必备的重要的心理因素。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的飞速发展,时代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对社会的竞争,只有自信心强的人,才能迎接时代的挑战。因此,必须重视从小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幼儿自信心的树立是一个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注意引导培养,把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与幼儿生活的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一、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  肯定幼儿的生活尝试
        幼儿的心灵是脆弱的,他的所需能否得到满足,是能否建立自信心的第一步。如孩子初入校园,老师就应及时地对他们点头微笑、抚摸、拥抱,也可蹲下来和孩子们交谈,让孩子们感到老师喜欢他们,为他们创设安全和自由的心理环境。在晨间活动中,给他们充分自由的支配时间,满足他们的需要。有的孩子想剪纸,有的孩子想画画,有的孩子想看画报,有的孩子想玩玩具等等,都应尽量满足他们,尊重他们的意愿。幼儿活泼好动,对生活充满新鲜感,常做出成年人预料不到的事情。作为老师,也不应轻率的否定他们,而是鼓励他们去试一试。教师不能武断地把成人的判断强加给幼儿,以免损伤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今后什么要求也不敢提,什么事也不敢做,只要没有什么危险,应该支持孩子们去尝试一切,让他们尽情地按他们自己的意愿和方式去行动,哪怕失败了,也是有意义的。第一次“尝试”往往是孩子们人生道路上的良好起步,第一次“尝试”的成功是幼儿产生自信的基础。
        二、满足表扬需求,多作正面评价
        人人都喜欢表扬,孩子尤为如此。孩子们最初的自信来自于别人对他的赞美和鼓励。尤其是孩子心目中的老师,孩子的父母,以及自己的伙伴。具有权威性的老师的赞美和鼓励,更能使孩子对生活充满信心,对自己的作为充满骄傲。长此以往,自信就可以作为一种品质沉淀在他的品格中。例如:我班石韵小朋友体质弱,在各种活动中能力也较差,她常常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有力量,做事缺乏热情,不愿与小朋友相处,不愿参加活动,整日无精打采,默默无闻。


我观察一段时间,发现她喜欢串珠子,而且能按珠子的颜色有规律的串出好几种,在我的启发下她又串出了几种复杂的项链。抓住她的这一特长,我专门为她开了一个项链展示会,小朋友们看到一串串漂亮的项链,都为石韵热烈鼓掌。与此同时,我还有意让她为大家整理图书、玩具、发点心等,她每做一件事,我总是竖大拇指对她说:“你真棒”。另外,还和家长配合,鼓励和帮她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让她自己跟自己比,看到自己的进步。由于老师的关爱和鼓励,使石韵小朋友从发扬自身的优点中以及与人交往过程里,感受了生活的愉快,心理上的满足,成功的喜悦。因而自信心大为增强。她也象变了一个人似的,从此乐于参加各种活动了。
        三、满足层次需求,体验成功的乐趣
        自信心和成功是共生共进的互助体,他们互为因果,互相促进。树立了自信心更容易获得成功,一旦成功又让自信心进一步增强,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带来一次次的信心增强。这会让孩子在完成一件事情,或人际交往,或游戏交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情绪,积极投身其中,充满毕生的信心。当然,孩子的天资和秉性不一,在组织孩子开展相同的活动时,不能要求他们达到同样的成功,要因人而异,只要有可喜之处,就应给予他们适合个体的表扬和鼓励,让每一个幼儿都感受到自己努力立断成果,都能收获丰收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在同一内容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及材料投放的层次性,给每一个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与条件。如:在体育课“跳河”活动中,老师以游戏的形式,采取不同的材料设置宽窄不同的“小河”,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跳哪条“河”,让每个孩子都能跳过“小河”,从自身成功的体验中,使他们获得了自信。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与帮助,让他们体验成功,对培养自信心也有重要意义。一次一位年龄较小的孩子鞋带松开了不会系,我请小朋友来教他,刘芮希举手跑过来,蹲下半天也没有系好,我急忙蹲下来和她一起系鞋带,并对大家说:“刘芮希小朋友帮助别人做好事,我们大家都要向她学习。”受到老师的表扬,她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在开展区角游戏时,我以伙伴身份有意邀请刘芮希去手工区为娃娃穿鞋带、系鞋带。最后,她终于学会系鞋带了,非常高兴地对我说:“老师,我会系鞋带了,以后小朋友的鞋带再松开了,我就帮他系。”由于我及时帮助、鼓励,她不但没有在困难面前受失败的挫折,反而因战胜困难增强了自信。
        综上所述,幼儿的自信心的养成,离不了成人对他们的鼓励和扶持。在这里,老师的作用特别重要,大胆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尊重孩子的需求,适时地给与表扬和鼓励,个性化地设置活动方案,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就能在人生的起点上帮他们建立起自信心,为每个孩子成功的人生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胡蕊娜,刘建君—《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2】付冬梅  课程教育研究  2017
【3】李雪莲—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