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乡村学校班级管理策略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   作者:毛洪远
[导读] 进入新世纪,农村义务教育发生许多新变化。留守儿童多,单亲家庭多,新的读书观蔓延。城乡一体化推进,农村教育出现许多新问题新困惑。笔者深植农村教育多年,体会班级管理是根是本。探索实践爱的教育,梦的教育,活动体验,责任感担当教育。

毛洪远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将军乡中心小学校  620360
【摘要】进入新世纪,农村义务教育发生许多新变化。留守儿童多,单亲家庭多,新的读书观蔓延。城乡一体化推进,农村教育出现许多新问题新困惑。笔者深植农村教育多年,体会班级管理是根是本。探索实践爱的教育,梦的教育,活动体验,责任感担当教育。
【关键词】乡村学校  班级管理  爱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87-02

        进入新世纪,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得到长足进步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影响,对学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农村地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变化,再加上人员流动频繁,农村教育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人间正道是沧桑”。需要每一个热爱农村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去探索。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因此,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点是班级管理。“小细胞、大学问”笔者在农村小学工作多年,对农村学校教育特别是班级管理工作很有感触。在此,结合自己多年农村学校班级管理经验,简单谈谈自己对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的几点看法。
        一、农村学校学生情况分析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星转斗移,日月星辰,变化万千。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10年之后,农村学校家长与上世纪家长有了巨大区别,新世纪家长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家长。这部分家长普遍对教育要求比较高,追求优质教育意识强烈,总是通过各种办法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城区学校上学或上各种培训班。即使没有进城的孩子,家长对学校工作也非常支持,对孩子的教育教学管理也非常负责。但是,在这一主流形势下,也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1、留守儿童多。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大都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管。这样,一方面由于“隔代亲”造成老人对孩子的过分放纵,溺爱;一方面由于老人受教育程度低,造成想管孩子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更严重的是,老人受时代局限,他们的思想观念,教育观念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早,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行,对孩子的教育教学监管不予过问。孩子的父母远在外地打工,对孩子的教育监管鞭长莫及。
        2、单亲家庭多。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形成农村离婚率增高造成农村孩子单亲家庭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长在单亲家庭的孩子,总是在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乃至性格特点方面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缺陷。
        3、部分学生经济困难。虽然农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仍然有部分学生因为家庭各种原因,造成家庭贫困,生活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4、存在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受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影响,近年来,在部分农村家长中,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这部分家长放松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认为只要孩子健康就行,快乐就行,至于学习,能学多少算多少。
        5、部分学生无目标、无追求,放任自流,精神文化荒芜。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只有低级层次。
        二、农村学校班级管理的几个策略
        在农村学校班级管理方面,结合自身长期在农村学校工作的实际,探索出以下几个有效的农村学校班级管理策略。
        1、高扬爱的教育。(顾明远语)“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生的学习。教师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有特殊情况的农村孩子更是如此。学校要高扬爱的旗帜,倡导每个教师爱岗敬业。


班集体要高扬爱的教育,要把爱的教育落实到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实践中,从学习、生活、家庭、情感等各方面,细致入微地对学生进行关爱。听《天之大》儿女对母亲的爱,听《父亲》感人泪下的父爱,真情换真爱。
        2、家访工作新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家庭、社会必须三位一体,才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进入新时代,各种媒体的普及,让学生除了接受学校教育之外,接受来自学校之外的教育影响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多。家庭教育比以往时代显得更为重要。在这种形势下,学校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家访工作。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一方面要利用传统的走访形式家访,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电话、微信等现代通信手段,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同时,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努力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针对个别来自家长自身的问题,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家长知道教师在真心关心孩子的成长,从而努力争取改变家长固有的思想观念和认识。家庭要有一种精气神。“江河具精神,气势磅礴;山川具精神,郁郁葱葱;日月具精神,交相辉映。”
        3、多设音体美活动。声音的美,线条的美,颜色的美,运动的美,各种美对学生情操的陶冶是无形的,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通过音体美各项活动的大量开展,达到对学生进行美育的目的,有利于培养青少年朝气蓬勃,活泼开朗的性格。有时候,这种美的教育大大超过对学生的空洞说教,对学生的影响甚至是终身的。与城区学校孩子相比,城区学校孩子可以通过各种课外兴趣班丰富课余生活。尽管农村也有个别孩子参加课外兴趣学习,但大多数孩子还是受条件限制没有机会参加。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学校音体美等课程开齐开足显得尤为重要。学校绝对不能允许任何班级为了文化成绩而导致文化课挤占音体美等兴趣活动课程的现象发生。
        4、梦的教育。读书,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太苟且的人。什么叫诗和远方?就是让自己更辽阔。而读书,就是让自己变得辽阔的一个过程。在书中,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学校不仅是放飞梦想的地方,还应当是帮助孩子塑造梦想的地方。“记住仰望星空,而非注目脚下。尝试理解你所看到的,并追寻宇宙存在的原因。保持好奇心。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总有一些事情你可以做到并取得成功。重要的是你不要放弃,释放你的想象力,塑造未来。”(霍金语)学校要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梦想,志存高远,要让孩子们明白知识改变命运,智慧完善命运。在青少年时代,规划自己的理想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一个人有方向,有目标,在前进的道路上才有生命力和活力。
        5、责任感教育。有责任就有担当。责任感教育是加强对孩子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方法。加强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不能空洞说教,更多是从实践做起。在这方面,有很多教师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比如,在班集体里,多设班干部,人人都有任务和职责,同时加强检查评比。学生把自己当作班集体的小主人,人人都为班集体献计出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也为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建设作出贡献。“一个人没有激情和热情是很难成功的。激情和热情是什么?就是一个人对工作、学习、生活高度责任感的体现。人生最大的弱点是原谅自己的懒惰。”(著名演讲家彭清一语)
       6、德智体美劳情的教育。德:不仅是德行,还是公德。塑造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能守住公共秩序,拥有公德。智:不是智力,而是智慧。许多人似乎无所不知,但不能转变成行动。缺很多方面的智慧。体:重点不在体,而在育。美:与时俱进的真正的审美能力。劳:当人工智能成为一种现实,劳动能力要体现在智慧的劳。没有情商的教育,中国要变成和谐社会是很难的。唱着北大《燕园情》。“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打造“全面发展有担当的规矩健康快乐”的中国人。
良好的班集体建设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进步的前提和保证。农村学校班级管理的方法多种多样。进入新时代,学校、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不管是思想观念,还是管理方式方法,都必须与时俱进。只要我们每一个扎根农村教育的教育工作者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探索,总结,就一定能使农村教育适应时代需求,就一定能开创人民满意的教育新天地。“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参考文献:
1、白岩松谈教育:德智体美劳,每一项都该“变一变”了。2018.12.3
2、北京大学校歌《燕园情》。19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