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   作者:蒋莲漪
[导读]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古诗词朗读不但对小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精神方面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其特有的魅力却没能像在古代一样受人欣赏。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人们渐渐忽略了它的价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因此教师要使用多种方法来调动小学生对古诗词朗读的积极性,授予古诗词的基本知识,提高小学生古诗词的阅读能力。

蒋莲漪    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蔡锷乡寒婆小学  422000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古诗词朗读不但对小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精神方面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其特有的魅力却没能像在古代一样受人欣赏。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人们渐渐忽略了它的价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因此教师要使用多种方法来调动小学生对古诗词朗读的积极性,授予古诗词的基本知识,提高小学生古诗词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创新教学;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阅读能力;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54-02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和结晶,能够有效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力量。教师在开展小学的古诗词鉴赏活动时,应满足现阶段素质教学观念的要求,不断的更新和完善教学理念,还原古诗词的美感和特点,培养学生审美思想和审美情感,促使其能够拥有开阔胸襟,从多角度深层次理解古诗词含义,以及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增强课堂有效性。
        一、巧妙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现代小学教育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借助幻灯片、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展示与之相对应的意境,从而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整体感知内容,帮助学生尽快把握知识点。小学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比较的弱,在进行语言组织方面还有待进步,古诗词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还是产生了一定的阻碍。诗人在进行古诗词的创作过程中往往将语言进行了高度凝练,学生在学习时很难理解是人所要表达的意思,阻碍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以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基础,为学生进行合理的教学规划,将教学与实际进行联系,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诗词含义。
        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部编版《春雨》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诗词中的“好雨知时节”这句话理解的并不透彻,学生不明白什么雨可以称之为好雨?好雨又是怎么知道时节的呢?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的学习经验出发,通过让学生回想在春天的时候雨的作用是什么,它能够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好处。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自己对于春雨的观念。通过学生的回忆以及学生的自身经验,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好雨知时节”这一句话的理解,让学生能够了解诗人在进行创作过程中的含义。教师通过学生的实际经验进行合理的联想与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古诗词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古诗词学习水平。
        二、改进教法,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途径之一。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掌握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对提高古诗的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帮助。一般而言,笔者在进行古诗教学的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其一,诵读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要求小学生首先将古诗默读一遍,对其中的生字词进行标注。之后再经过诵读以及笔者的讲解,使得小学生能够对古诗当中所表达出的思想感情进行理解。在此之后,笔者将会要求小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培养小学生的语感;其二,比较法。在笔者进行古诗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将一类的古诗进行系统教学。例如,描写祖国山川河流的诗文,如《望庐山瀑布》;表达对友人依依不舍的诗文,如《赠汪伦》《别董大》等。通过对一类诗文的系统教学,能够在扩大小学生古诗积累量的同时,实现其视野的开阔;其三,激励法。笔者在对古诗部分的教学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后,将会组织班级内的小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比赛。该比赛通常以不同的主题举办,如按诗人划分、按朝代划分、按类型划分等。



        三、重视对古诗词意境的理解,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古诗词之所以十分美妙,是因为其运用了精炼的语言而达到了生动的意向,营造出作者当时的氛围,让读者进入遐想之中。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于古诗词意境的重现,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教学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这是一首著名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词,作者从侧面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这里的“小扣柴扉久不”,给学生制造了想象的空间,为什么敲不开门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设想一下,诗人敲不开门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开始积极探索这个原因,是外出了呢?还是在院子里干活没听到敲门声呢?
        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为什么只看到一枝红杏?院子里还有什么景色?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历,逐一想象院子里的景色:生长茂盛的蔬菜,开满鲜花的果树,还有一群群的蜜蜂在采蜜,花间还有蜻蜓和蝴蝶的身影,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这是“一枝红杏出墙来”引发的思考,由点想到面,由一只杏花想到了院子里看不到的满园春色。在这样的想象过程中,一方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四、紧密联系社会生活,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充满欲望
        中国的古诗词都来源于诗人的真实生活,能够体现诗人当时的真实感情。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古诗词的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充满欲望。在教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时,这是一篇描写诗人回故乡的情景的诗。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具体实例,理解诗词的写作佳境。少小离家老大回,什么是少小、什么是老大?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具体理解这句诗,儿童或者更大一点的时候离开了家乡,是什么原因促使离开家乡的?为什么回来?回来做什么?如今回来的情形又是什么样?当年的小孩在今天的小孩子眼里是什么形象?村里的孩子怎样和诗人打招呼的?说明了什么?乡音和鬓毛都说明了什么?这样激发学生对生活经历的回顾,回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重拾生活的精彩片段,更好地感悟诗词意境。
        五、科学运用多媒体手段,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教师在开展小学古诗词的鉴赏活动时,结合多媒体,能够给学生带来深刻记忆,从而提升其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教师在开展古诗词的鉴赏活动时,可以借助多媒体中的配置音乐,图像背景,动画效果等工具,使学生能够激发自身探索古诗词的兴趣,从而开展有效的鉴赏活动,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例如,在讲解《饮湖上初晴后雨》这一文本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西湖的相关视频,使学生展开有效想象,诗人独坐西湖亭台中喝酒的景象。教师利用多媒体,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创新和改革,从而构建良好有趣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深层次的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开展有效的鉴赏活动,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总之,对于小学的古诗词教学来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太宽松就没有了纪律性,过于呆板又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所以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上认真对待,传承继续绵延已久的古诗歌教育传统,因为“诗歌是对人类情感记忆的表达”。只有在文化和诗歌的不断继承流传中,才能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上,让我们未来的接班人、正处于花季的儿童、少年们,尽情的与倾听诗歌传统对话,与未来交流。正如托尔尔泰所言,诗人是举着心灵的火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让这盏照亮灵魂的火炬,给儿童和少年以人文的关怀和美学的慰藉。
参考文献:
[1]贾红.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原则分析[J].语数外学习(小学版),2013(03).
[2]覃发清.感受诗歌的美——探析小学语文诗歌教学[J].科技资讯,2011(02).
[3]黄碧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创新探讨[J].华章,2013(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