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   作者:陈雪梅
[导读] 阅读是一项高尚的心智锻练。著名作家池莉说:“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阅读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开启心智的有效方法,还是他们滋润心灵、提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学生阅读素养就成了教学的首要任务。

陈雪梅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安溪镇毛桥九年制学校
【摘要】阅读是一项高尚的心智锻练。著名作家池莉说:“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阅读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开启心智的有效方法,还是他们滋润心灵、提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学生阅读素养就成了教学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64-01

        随着时代的发展,阅读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必然,特别是知识席卷而来的信息时代,对人们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要求语文教学建立阅读本体论,注意閱读训练。阅读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以及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能力的过程。如何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引入中学阅读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感受能力,是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思考和实践的方向。
        一、以生为本确定学生主体地位
        阅读是通过收集文本信息,以信息了解世界,从而发展学生思维,最终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然而,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更不用说培养阅读习惯了。因此,我认为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因为阅读习惯本身就超出了阅读能力。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教师按着教案设计,根据作品的背景、作者的背景,分段和分层来总结段落和主题的总体思路,分析作品的写作特点,只是对作品进行了简单的分解。通过这样的传统式的分解教学,学生阅读教学习惯于合理地分割作品,阻碍了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审美评价和想象,使语文阅读成为一门纯粹的技术课程,成为一门纯粹的技能训练和工艺训练课。丧失了学生对作品的独立阅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引导、启发和激励学生,注重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阅读、理解、品味和感受。阅读的本质不是技能训练,而是通过理解内容或获取信息、激发感性想象、思维创造、启迪灵魂、释放生命等多种途径来提高语言水平。在新的语境下,加强汉语阅读能力尤为重要。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课文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概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课本为媒介,实现教师、学生和课文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是这一理念的实现。
        二、教师、学生和课文的良好契合
        课堂阅读是一种媒介,通过文本,在师生之间进行双向活动的过程。


只有充分促进教学民主,教师可以增强学生教室里的“主体权”,锻炼学生的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气去质疑,让学生体验课堂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不仅乐意积极参与学习,也参与教学。在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民主地参与教学:老师给学生布置一份作业,题目是“阅读好点子”,问:“你对这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什么建议?”通过阅读和仔细分析学生的建议,选择切实可行的建议,用文字的形式记录在黑板报上,逐步应用于阅读教学。在学生的大力支持下,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会到自学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乐趣。通过学生的阅读意见,针对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最能被学生接受的方法进行改良。可以达到通过课本提高学生与教师就阅读教学的良好沟通和成长。
        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阅读中的语言技能,语言意识,阅读体验和感知,需要是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的积累。这种无形的积累是阅读体验的初级阶段,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各方面的修养都有很好的作用。然而,缺乏记忆强化的阅读,由于随机和不确定性的认识难迅速渗透到学生的大脑中,并通过大脑分析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俗话说,好的记忆不如烂笔头。所以,在精读阶段,你必须学会摘录、记录、评论和提问。在阅读一本书的主题时,可以将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提炼出欣赏的词语或者句式进行摘录,对作者思想和审美趣味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同时,通过阅读,收集文本信息,写作资源,积累中外古今经典故事,拓宽文化内涵,也可以提高写作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已经说明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许多初中生都非常害怕写作。他们通常没有什么可写的,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即使写出来的效果,也是朴素和干涩的。在这种情况下,良好的阅读记录,素材资源的整合是改善现状的良药。阅读是写作的“原动力”,只有加强阅读,才能平衡写作水平之间的矛盾。
        四、以学生为中心,实行个性化阅读教学
        初中生的思维理解能力还处在发展阶段,不够成熟,在学习上依然采用教师教授的方式方法进行学习,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开展阅读教学要注意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此基础上要注重课外阅读知识的积累,养成良好的习惯,阅读教学只是针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没有进行有效的课外拓展,不能有效进行知识积累,也不利于个性化阅读的开展。
        总之,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更加重视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地位,注重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间的联系,注重阅读方法和策略的引导,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云.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J].中国科技信息,2006,(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