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信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   作者:杨戬
[导读]

杨戬    贵州省水城县化乐镇猫场小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85-01

        自信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一个充满自信的学生和一个灰心丧气甚至自卑自弃的学生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学习做事的效果之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在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呢?我在实践中作了如下一些粗浅的探索。
        一、激发自尊,树立自信
        学生只有树立了自尊心,才会自求上进,才能树立起自信。在活动中树立学生的自尊,榜样的力量不可低估,小学生年龄小,接受新事物快,特别善于模仿。一些具体真切的人和事,常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从而形成一种自尊自爱,自我激励的动力。
        在活动中组织学生讲英雄故事,读名人传记,鼓励学生学英雄,见行动,学名人,对照自己。学生羡慕那些英雄模范人物,钦佩他们的胆识和才学,便常会自觉地对照他们那样去做,要求自己,将他们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和楷模。学生都是好胜的,选择身边的典型开展学习讨论,号召学生向榜样学习,使之目标切近,榜样具体,更能激发学生自尊向上。
        我们班上有位学生,他学习认真刻苦,做事一丝不苟,严于律己,同时又能成功地管理好他人,针对其他同学存在着不能自制自控的现状。我专门在班级教研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了“向张爱迪同学学习”的活动,在活动中大家各抒己见,七嘴八舌地讨论该同学的优点。有的说他具有谦让精神,并列举了诸多事实说他把方便让给他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有的说他做事非常有毅力,在家练毛笔字一练就是两个小时,不写好不罢休等。接着让孩子们对照该同学检查自身的不足,鼓励同学们学习榜样并超越榜样。通过树立身边的榜样,鼓起学生自尊向上的劲头。
        二、发现优点,抓住树立学生自信的契机
        在活动中要善于利用时机,采取灵活多变的手法,发现学生的优点或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优点,这就抓住了树立学生自信的入轨点。让全班学生进行一次“评优点”活动,每位学生写出班上其他同学的优点,再把每个人的优点制成一张“优点卡”,在这张个人“优点卡”上,具体全面地罗列了全班同学对该同学优点的评价。多则几十条,最少也有四、五条。


这一活动的结果使有些后进生大吃一惊:“原来我也有这么多优点!”继而自信大增:“我要努力上进,让‘优点卡’上的优点越来越多。”
        在活动中,老师的信任有时能极大地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增强。信任是打开学生封闭心理的一把钥匙,也是树立学生自信自尊的催化剂。我班有位学生经常有小偷小摸的行为习惯,同学们都排斥他甚至鄙视他。这时,我主动地把收班费,管门窗的工作交给他,并相信他能做好。果真,这位学生勤恳做工作的同时,树立了自尊与自信,克服了自身的缺点。学生口才不错的,让他组织班级活动,善于绘画抄写的,让他编写黑板报。抓住他们渴求进步的心理契机,发挥其能,进一步增强其自信心。
        三、克服缺点,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或这或那的缺点,而这些缺点正是学生自信之舟航行中的礁石,帮助学生正视缺点并且克服缺点,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轻装上阵,扬起自信的风帆。
曾在班级中组织学生发现存在的缺点,我要求学生老老实实的一一列举出来,并写在纸条上,然后投入纸箱内到校园空地上,将其埋掉——让学生告别过去,开辟新的今天和明天。
        四、自我评价自我激烈,强化自信心
        自信心并不是指学生盲目的相信自己或者说是自负,一个充满自信心的人,应当能正确的自我评价,从而进行自我激烈,自我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用一定的尺度来衡量自己。”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教育是自信的表现,更是自信心的一种升华。只有自信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激烈时,才能取得真正积极的效果。
        在活动中设计一些自我评价的项目,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好的要继续发扬,不好的等做好再给予自我奖励(画上小红旗,或奖一朵小红花等)。在一定时间后,再对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评价后的表现作出调查,并做适当的讲解,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
        除此之外,在活动中加强指导,促进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可以召开主题班会,如“人生价值是什么?”“我是一个有用的人”等,使学生找到人生的坐标,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在工作中委以重任,满足小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帮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夺取优秀成绩,使之体会成功的滋味,满足自我实现的欲望,并利用这些机会,促其产生以自信为基点的飞跃。
        让每位学生都自信起来,以自信的姿态、健康的心理步入社会,面对人生,这是当代教师的责任,也是活动课程其独特的教育功能之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