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目前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的最广泛的问题就是近视,它尽管不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显著的损伤,但是却十分不利于其生活和学习的正常运转,但是针对这一问题却始终是不能有效解决的,环境问题、遗传因素、学业压力等都可能会造成并加重小学生的视力问题。但是根据医学相关研究的结果来看,如果能够多多促进小学生们到户外锻炼体质,提升其身体素质,放松长期集中在黑板、多媒体课件上的双眼,将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学生的视力问题,由此可见,在体育课程中适当提升学生视力方面的重视度,将会更好地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视力保护;小学体育;策略分析
对小学生来说,其身体处在成长发育过渡阶段,需要保证充足睡眠以及科学营养,并配合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合理的锻炼习惯,才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健康的全能型人才。整体而言,小学阶段的体育教材当中针对“近视预防”有相关的内容,老师可以立足于这部分教材内容深入展开工作,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将体育课堂和课间时间都利用起来,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除了能够有效预防近视,还能够很好地改善身体素养。本文将结合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和视力保护的融合策略展开研究。
一、立足体育教学实际内容,强化保护视力的意识
对于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的进程来说,老师要重点针对视力保护的相关意识予以强化教育,令学生能够较好地认识到视力对自己的重要作用,并且从体育老师的角度出发,帮助他们掌握近视预防的要领,缓解并改善学习中一些不良习惯对学生视力造成的损害。需要令学生充分认知,近视问题更重要的就是预防和避免加重,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必须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学习习惯。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构建情境,结合问题导入、游戏导入以及多媒体辅助等方式,从心理角度改变学生对于视力保护的不以为然的态度,例如说,在导入课程的时候,先随机选择一些同学,将戴眼镜的学生和不戴眼镜的学生分成两组,并让戴眼镜的学生先把眼镜摘下来,随后组织一次“你画我猜”的小游戏,显然不戴眼镜的学生因为近视无法看清负责“画”的同学画在黑板上的图案,无法完成游戏,通过这种小游戏,让学生意识到保护视力会对生活起到的正面影响和近视造成的不便之处。除此之外,体育老师要立足于运动医学的相关知识,叮嘱学生们在持续一段时间的专注学习之后适当将视线转移到窗外,看一些植物或者远处的天空,放松眼部肌肉;也可以随时闭目养神几分钟、做一些伸展运动等。都是有助于视力保护的动作。
二、鼓励户外游戏教学方案,提升学生锻炼的兴趣
根据相关资料证明,中国的青少年在近视患病率上已经达到了世界首位,而且高度近视的人口数量非常庞大,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都造成了显著的限制作用。IMC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户外两小时”的理念,鼓励人们每天保持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以提升对视力的保护作用。
整体而言,户外游戏本身基本上只能起到一定的改善生理素质的效果,对于改善视力的直接影响不是非常显著,其对于视力的积极作用是因户外体育活动期间眼睛放松而间接产生的,在锻炼中,小学生们的眼睛需要不断活动,而且还需要经常将视线投到远处,这样就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活动眼球和眼部肌肉的过程,能够很好地改善眼部疲劳的问题,如果能够长期坚持,将会更好地预防近视问题并改善现有的近视倾向,避免发展成高度近视,较为适合小学生的基本特征。
任何户外活动都能够对小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因此,老师在指导户外锻炼的时候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基本情况,选择最合适其年级、身体素质水平等条件的运动组合和运动强度,保证规划的合理性,有条件的可以和医务室合作,参考学生体检结果来制定针对性的锻炼计划,特别是对球类运动进行规划的时候(如足球或篮球等),更加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校的客观条件。例如说,在时间规划上,老师除了要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锻炼指导,还需要叮嘱小学生们在平时课间休息的时候也积极进行一些体育活动;在运动类型上,将有氧运动和混合运动综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最好是广域运动,这样学生的视野非常广阔,更有助于增加眼部肌肉的活动程度,缓解在40多分钟的文化课学习中积累的眼部肌肉疲劳程度,令睫状肌放松,防止近视。例如乒乓球或者羽毛球这种男生和女生都能够承受的运动项目,学生的眼球始终跟随球体运动,视野也不断地扩张缩小,加速其眼部组织血液循环,大大提升保护视力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游戏也比较适合小学生在户外进行,逐渐适应户外锻炼的强度,并在玩耍的过程中缓解枯燥的运动过程可能造成的厌烦心理;大部分户外游戏都是需要几个小学生相互配合的,因此,基本上是“牵一发动全身”,一个小学生跑出去,就会带动一群小学生跑出去,这种感染作用给群体改善视力奠定了基础。例如,“丢沙包”这项活动有非常长久的发展历史,一些“80后”甚至是“70后”的中青年人都玩过,它能够较好地训练学生的眼睛和四肢之间的相互协调,眼睛随着沙包的运动而不断运动,锻炼眼部肌肉;另外,有条件的情况下,老师还可以带着小学生放风筝,让他们能够在一段时间之内仰起头看天空中的风筝的位置,放松睫状肌,而且仰头的动作也能够改善因为长期伏案学习而饱受压力的脊椎问题,除了改善视力,还能够改善肢体健康。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生来说,其视力情况会和体育锻炼之间有较为密切的联系,较之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来说,较少锻炼或者几乎不锻炼的学生会更加容易发生生理问题,其中就包括近视。整体而言,长时间用眼以及不良生活作息都会诱发近视,因此,作为小学生必须要积极参与户外体育活动,提升体质,放松眼部神经,缓解眼睛疲劳。除了科学的体育锻炼之外,良好的作息和用眼习惯同样能够起到较好的改善视力的作用,更好地预防近视。
参考文献:
[1]陈雅繁.体育锻炼促进中学生视力作用研究[J].体育时空,2013(019):148-148.
[2]章景泰,张存全.探讨青少年学生近视进展情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研究[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20):270-270.
[3]蒋明朗.试论广域运动及对中小学近视眼的预防作用[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6):100-102.
[4]王志华.浅议游戏教学方法与小学羽毛球教学的融合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4(2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