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教育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8期   作者:唐曼琼
[导读] 人无德不立,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石,对学生一生的成长都有着重要作用。
        摘要:人无德不立,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石,对学生一生的成长都有着重要作用。教育工作者要加深对德育教育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帮助和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而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不是一跳而就的,需要从小培养,从点滴的小事中培养。小学生是德育教育的主力军,而小学班主任是小学德育管理的主要实施者,这就需要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管理。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开展策略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校必须加强对小学生德育的培养。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建设者和维护者,在此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小学生的心理与智力还不完全成熟,他们对社会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容易受周围人的影响。所以,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本文对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进行研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是极为重要的部分,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雏形,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在现代社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要认识到社会存在的问题,就如犯罪年轻化、儿童化,社会广泛认为这一问题的根源是教育的缺失。
        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小学阶段的社会教育主要是学校,部分教师认为,家庭作为主要的教育主体应该承担起学生德育工作。但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拥有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这在现代社会已经被证实了无数次。而学校教育就应该承担起其作为规范教育的责任,让家庭中缺失的或者扭曲的德育教育理念得到补充和纠正,进而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起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策略
        1、以身作则开展德育
        正所谓“言教不如身教”,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中,应以身作则,为学生起示范作用,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不断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而且这个阶段的学生由于认知水平不高,对一些新鲜事物以及行为会产生好奇心,会主动去模仿班主任以及教师的行为动作等,因此,班主任应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并在生活中以及教学中严格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言语、着装等,给学生起到表率的作用,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推动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与进步。
        2、培养良好的道德观
        对于德育的培养,也是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也有规律可循。学生只有逐渐地在德育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感和满足感,才会愿意听从班主任的教导去做事,否则即使是对学生有益处的事,他们也不会去做。班主任一定要注重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语言,了解学生的实际的心理需求,创新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另外,每位学生的性格与思想是有差距的,针对每位学生的教育方法必然有所不同。教师一定要根据每位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和思维习惯去选择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例如,在一次上学途中,一位学生看到路边有个人不小心摔倒了,无法继续行走,周围又没有人,这时他马上去安抚这个人的情绪,并且寻求别人的帮助,叫来了救护车,把伤者送到了医院。

我知道了这件事后,在全班学生面前讲述了该同学的事迹,表扬了他的行为,并且让其他学生都学习他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
        在以前的班级教育中,我们只是教导学生要多多帮助别人,助人为乐,当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收获快乐等话语,但如果只是这些空洞的理论化语言,往往对学生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把道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寻找事例,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意识,激发学生的德育兴趣,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3、融洽师生关系
        一个良好班集体的构建,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与此同时,班集体的德育精神与凝聚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经常不顾及学生的感受,有时还会嘲笑学生,遇到问题也不听取学生的想法,一味地批评学生以达到教育的目的,这样的方式只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作为班主任,我们一定要关心、爱护每位学生,深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鼓励和支持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只有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在实际教学中的各项工作才会顺利开展,班集体的德育建设才能加强,优良的学风才能形成。
        如今,学生能够运用网络了解到各种知识与新鲜事物,许多学生会有自己喜欢的明星,并且非常迷恋自己的偶像。班主任在看待学生“追星”的事情时,不能“直接一棍子打死”,而是应该和学生一起了解他所喜欢的人,了解学生追星的真实意义。教师对待学生要像对待朋友一样,可以一起在课下聊喜欢的电视剧或者动漫。教师只有真正地融入学生,才能够建立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另外,教师也可跟学生聊自己喜欢的名人,并且说说自己喜欢这些名人的理由,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了解学生,真诚地与学生做朋友,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理解与尊重,才能在日常交流中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
        4、完善学生人格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学生的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不想要表现自己,害怕所做的事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对于这种现象,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克服自己的心理问题,把消极的心态变为积极的,给学生讲述自信给人带来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幸福感,从而完善学生人格。
        例如,在课外活动中,笔者让学生自由活动时,学生都展现出极大的热情。有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聊天,谈论最近学校发生的事情;有的学生在一起踢足球、玩跳皮筋、丢沙包等游戏;有的学生在一起学习。然而,一位学生独自躲在角落,呆呆地看着同学们欢乐的自由活动,眼神中透露出羡慕。这时,我及时上前了解情况,询问该学生的想法。当了解到该学生是因为害羞而无法融入集体时,我引导她自觉地走向同学,也可带着她一起和同学们做游戏;同时,还可以让其他学生和该学生多多进行交流,帮助她一步步地找回自信,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

        总之小学班主任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开展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有素质的人。
        参考文献:
[1]阿芒尼沙·库尔班.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J].科学导报,2015,(9):304.
[2]白发堂.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32):427-4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