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做好教育事业,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能够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够进入大学,得到更进一步的深造。因此,做好高中阶段的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物理:导入教学
实现课程的导入成功,就能够为整堂课的教学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此,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从前单一且枯燥的教学导入方式,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形象生动、新颖独特的课程导入方式,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高中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较大,而物理教师则应采取生活化问题,针对物理概念加以解释,通过创设特定的课堂教学情境,结合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增强学习认知,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打下基础,并加强与物理模型、魔力概念的密切联系。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处在特定的课堂环境中,然后倒入教学,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自主学习物理知识,自主进行试验操作,更能够加深对物理理论以及物理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电场强度的课堂上,学生无法理解风力大小与挡板面积之间的比即为风力强度这一概念。在这种情况下,物理教师应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解释这一概念。如用绳拴住铁球,然后借助挡板针对铁球受力情况加以测试,当受力越大,则风力越强。结合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指导学生更好的理解电场强度这一概念,帮助学生学习。
二、优化概念呈现,深化学生的知识理解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设计课堂导入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化抽象为具象的特点,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展示一些与学生兴趣取向、认知体系相符合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物理现象中分析物理规律,形成物理认识,帮助学生攻克重难点知识。
在教学“加速度”这一概念时,教师为学生展示了一段F1赛车和战斗机进行500米比赛的视频,比赛结果以F1赛车的胜利而告终。虽然视频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但学生都大呼精彩。教师结合比赛视频导入新课:“我们都知道,F1赛车虽然快,但最大速度肯定远远不及战斗机,F1赛车之所以取得了这场短距离比赛的胜利,主要是因为F1赛车强大的加速能力,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加速度’。”
高中物理知识抽象性较强,教师的语言讲解在这些抽象、难懂的物理概念和规律面前往往是无力的,而多媒体的运用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这个课例中,“加速度”是一个较为抽象的物理概念,教师在导入时为学生播放了F1赛车和战斗机比赛的视频,视频内容新奇且符合学生兴趣取向,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教师再结合视频内容引入“加速度”的概念,结合视频内容进行分析和讲解,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难度。
三、结合实际生活现象,吸引学生主动学习
物理学科属于自然科学类的课程,其中涉及到的许多知识点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在实际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也能顾反映出相关的物理知识。所以在进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与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为物理课堂导入教学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1]。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物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进行有机的结合,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引入,从而实现了教学与生活的有机统一,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背景下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很好的运用物理知识,进而能够实现高中生对物理学生的热情和兴趣激发。
四、实验导入教学
物理概念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实验演示,实验演示能让学生透过现象剖析揭示物理概念的本质,更便于学生进入到最佳学习状态当中。实验导入教学能让学生对知识形成鲜明印象,强化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导入“弹力”的概念时,可演示小车受拉伸或压缩弹簧的作用而运动,说明弹簧在恢复形变时要对使之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接着,可将弯曲的弹性钢片能将粉笔头推出去的实验演示出来,通过实验可总结得出物体恢复形变时需要对使之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顺利将“弹力”的概念引出来。这种既形象又生动的实验演示导入教学使枯燥的概念教学简单易行。再如,在探讨“超重与失重”的相关内容时,可让学生在弹簧秤下挂上钩码,静止时在指针下卡一块小纸片并记下示数,当提着弹簧秤加速上升时指针会把小纸片推到下方,这时候,能发现弹簧秤示数增大了,为引入超重的概念奠定良好基础。实验演示导入教学既直观生动,又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对其形成新概念的印象。
五、讨论导入,促进深度理解
课堂的参与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有让学于生,让学生参与交流互动,主动提问、主动探寻,在讨论、争辩中获得深度的理解。如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一课教学中,教者演示物体运动的情况,先让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观察施加不同力的物体运动情况;再保持力不变,作用于不同的物体上,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在演示完之后,教者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当物体质量一定时而重力不同,或在不同质量的物体上作用相同的力,物体的运动速度有何不同?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发现当物体质量一定,加速度会随力的增大而增大。当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相同时,其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追问: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快慢受哪些因素影响?在媒体演示时,或保持力不变而变质量,或保持质量不变而变力的大小,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发现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多个变量的问题,也提升了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
课堂导入方法有很多,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所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精彩合适的导入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形成高效课堂。教师应该不断去探索实践新的导入方法,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飞.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课堂导入教学问题研究[J].文理导航旬刊,2015,10(05)160-163.
[2]周静.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导入教学问题探讨[J]. 湖南中学物理,2017,32(08):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