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的新思考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8期   作者:王强
[导读] 本文首先对小学计算教学的特征进行阐述,之后通过实际教学案例,分析优化计数教学步骤和设计方案的策略。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占据重要的地位,小学是建立数学基础的阶段,计算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内容,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同时计算作为数学学科的的基础和技能,对学生形成良好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学阶段一定要重视计算教学策略,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模开展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对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小学计算教学的特征进行阐述,之后通过实际教学案例,分析优化计数教学步骤和设计方案的策略。
关键字: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前言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初级阶段,是形成良好数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关键时期。所以小学数学应该加大教学模式的创新工作,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赋予了新的内涵,要求小学计数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育,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情感体现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好的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小学数学计数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计数教学在小学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计数教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小学生学习好计算,就是学习好数学的前提,掌握灵活的数学计算能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同时对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小学阶段,老师通过算数教学,在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前提下,还能够大大的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逻辑分析的能力。通过小学计数教学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计算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去商场买东西,需要进行交易,在付钱、找钱的这过程中就就是一个计算的过程[1]。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在我们生活的,很多的地方都离不开数学计算,所以在小学阶段加强计算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对今后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的新思考
(一)明确教学目的
在开展小学计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小学计数教学的目的,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赋予了新的内涵,要求小学计数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育,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情感体现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好的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由此可见,小学计数教学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所以教师在开展小学计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设计和策略上更应该偏向于小组教学、团队合作等教学方式的开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课堂氛围沉闷,教师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知识的传授,枯燥乏味,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在学习之后不能够在进行运用,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率低下。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年龄特征,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对新鲜事物较为好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来提升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2]。例如在进行20以内的加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静态的数字转向充满动态感的多媒体上,将静止的数字更为生动的展现在小学生的面前,进而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的理解。在讲解乘除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游戏,使小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课堂知识,教师可以设计“连连对”的游戏方式,教师现在黑板上列出乘除计算题,然后为学生排好相应的号码,计算乘除题时,得出的结果是相应某一个学生的号码,则该同学继续进行接下来的计算。

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更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加强教学设计
由于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的众多领域都可以利用到数学知识。但是目前我国数学教学活动存在于现实生活脱轨的现象。致使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不应有的运用。所以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生活化意识,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多设立教学情境,在小学加减法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强化学生对加法、减法的理解。教师可以以学生使用的铅笔为教学道具,教师可以事先买10根铅笔,在教授加法2+3时,教师首先可以拿出二根铅笔,然后在拿出三根铅笔放在一起,让学生们数一共有几根铅笔。通过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不仅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利用数学解决现实中问题的能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意识的形成。在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运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班级变成超市,开展“买一买,卖一卖”的小游戏。以学生们的书本、铅笔等为道具,让学生们进行模拟买卖。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促进学生对元、角、分的认识。将班级学生分为两组,分别是收银员和消费者,收银员负责收款,消费者负责买东西、付款。给学生一定数量的钱,让学生去结账,使学生深化对不同面值钱的认识,形成更好的利用钱的能力。
(四)加大教师评价机制
加大教师的评价机制,既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的老师要采取多样式的评价方式,比起对学生课后作业的书面评价,教师更应该注重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作业的好不好没有一个标准的界定,重点是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到学习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语言能力。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少用空话,应该要用学生能够听懂的话语进行具体的修改意见。并且要求学生在接收到教师的评价之后对作品进行及时的修改,以保证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所进步。多对小学生说“你真棒”,“今天你表现的真好”“你真聪明”等等对学生鼓励的话语,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教师也要在给与批评的同时给予相应的鼓励,切不可使用过意严厉的话语批评小学生,减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同学们接受老师的肯定,同时又意识到自身还存在着不足,更加努力的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三、结束语
     小学数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也是学生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其是计数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模,尊重小学生以及年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小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的这一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升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兴趣,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3]。在小学阶段打好数学基础,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会变得更加的轻松。游戏化教学模式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模式,老师要明确游戏化教学模式的编排要来源于生活实际,使学生在游戏中不仅学习到数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也能够在游戏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游戏化教学模式还可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课堂探讨生活实例,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进而实现计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童晓红.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探析[J].山西青年,2018(3):1-2.
[2]刘桂英.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读写算:教师版,2017(36):51-51.
[3]钟玉坤.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8(17):23+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