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8期   作者:薛文雅
[导读] 数学文化对于小学生有重要的启蒙和教育作用,数学文化能够体现出具体数学知识的内涵,其含带的数学精神,能够极大影响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摘要:数学文化对于小学生有重要的启蒙和教育作用,数学文化能够体现出具体数学知识的内涵,其含带的数学精神,能够极大影响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接受良好的数学文化熏陶,能够有利于小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文化;渗透方法;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教师在提升学生数学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关注数学文化的有效渗透,借助数学文化熏陶,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活力,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欲,从而循序渐进地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推动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此,教师应立足数学文化知识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将数学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一、数学文化进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小学生思维的发散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入数学文化思想,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数学启发,从而达到思维发散的目的。一般来说,数学教材都会涉及到很多经典问题,而这些经典问题的背后是一段数学文化,老师需要把问题背后的故事告诉同学们,这样学生能更好地了解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形成自主思维体系,也就大大强化了思维能力。
        (二)继承优秀的数学文化
        我们国家有着五千年的璀璨文化,数学文化在我国很早以前就有了渊源,其中世界著名的数学定理或是相关的发明中,有很大部分都是中国数学家研究而来的,所以我们国家的数学文化史可谓深渊广博。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学习数学不仅是学习基本的概念和定理,更是学习一段关于数学的文化,所以老师进行数学授课的时候,需要结合教学实际有效地融入一些数学史内容,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文化背景,掌握好相关的数学知识,并有效地继承优秀的数学文化。
        (三)增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阶段,学习兴趣强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些学生数学成绩不好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这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难以提高。这说明小学教师在上数学课时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未能有效整合数学文化的相关知识,导致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的结果。如果小学教师能充分将数学文化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
        (一)引入传统文化故事
        在悠远的历史中,有很多关于数学的传统文化小故事和名人故事。课堂上可通过引入小故事,向学生呈现古人数学思想,普及古人的一些计算方法。在了解故事过程中,学生将被其蕴含的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等传统文化精神所感染,主动继承故事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故事通常具备一定说服力,所以要善于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巧妙引入经典故事,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魅力的体验,树立正确的成长方向。


        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时,可先引入古代数学家刘徽利用出入相补原理来计算平面图形面积的小故事:刘徽思想敏捷,一生都在刻苦探求数学。在面积计算上,他经过数次研究,提出可把一个图形分割、移补来计算出它的面积。听了刘徽的故事以后,学生被他坚持不懈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所感染。当学生与故事中的刘徽产生情感共鸣以后,可再顺势引入割补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教法不仅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S=a×h这个计算公式,还将促使他们主动继承坚持不懈的传统文化精神,积极探求多边形面积知识。
        (二)穿插成语游戏,活跃课堂氛围
        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成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语文学习也会有很多成语出现,成语中有很多内容与数学相关,玩成语游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考察学生对成语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可开发学生的脑力,锻炼学生的思维。例如,学习“分数”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下问题:1/100(打一成语),谜底:百里挑一;1/2(打一成语),谜底:一分为二;1:1(打一成语),谜底:平分秋色;40/6(打一成语),谜底:六六大顺或陆续不断……将成语融入数学教学,可以拓宽教学渠道,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敏感性,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数学素养。
        (三)讲述数学家事迹,培养学生数学精神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普及一下数学家的事迹,使学生体会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比如,学习到“算术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刘徽的《九章算术注》,学到圆周率时,可以提到祖冲之的贡献,让学生体会古人对数学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四)引入具有文化意义的教学工具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传统的教学工具,挖掘其文化内涵,辅助教学工作的开展。比如算盘,算盘是古人计算的主要工具,它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运算速度和计算的准确性。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算盘似乎已经被遗忘了。对此,教师可将算盘带入课堂,给学生展示如何用算盘进行基本演算。学习如何运用算盘进行数学计算,有利于学生传承传统文化,体会古人的智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然而,目前效果不是很明显。需要教师从讲述历史数学故事、数学家事迹,玩语文小游戏,引入传统数学工具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发现数学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数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甘银萍.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1):191-192.
        [2]徐芸.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当代教研论丛,2020(06):80.
        [3]魏良田.探究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