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提升学生对于教学过程的参与度,并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以及主动性能够提升,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能力。所以在本文中,将主要针对体验式教学设计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应用
当代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更加注重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进,并着重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对陈旧的教学思想进行改进,同时完善教学方法,促使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更加丰富,从而有效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进而实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的提升。
一、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一)情境性
体验式教学必然需要对情境进行应用,学生普遍于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之中进行体验式学习,教师首先对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进行设置,以更加有效的完成课前导入,从而吸引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注意力,并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使用情境加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感受和理解,以促使学生更加有效的对知识进行掌握和应用。
(二)实践性
学生将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是教师开展体验式教学的重要基础。学生在实践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进行更加深刻的感受,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成就感,也就能够促使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提升[1]。
(三)亲历性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之下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根据自身的实际经历明确数学问题,并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应用,从而对数学问题进行解答。教师在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和解答的过程中,应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以完成教学过程和实现教学目标。
(四)情感性
对体验式教学进行应用,能够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进行确认,也就能够提升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度,同时强化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有利于教师更加全面的对学生进行了解,并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二、体验式教学设计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一)在情境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教师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并将教学内容与情境进行充分融合,以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有效吸引,同时促使学生能够尽快融入到教学情境之中,从而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并提升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例如在对《用计算器计算》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即可对“逛超市”的教学情景进行创设,学生在超市之中购物,一边选择商品一边使用计算器对商品总价格进行计算,以提升教学过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更加有效的对数学知识进行掌握,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意识[2]。
(二)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相应的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以促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从而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对课堂教学进行参与,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对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起到巩固作用,以促使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提升。在对《长方体即正方体表面积》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即可对长方体和正方体道具进行准备,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观察、测量和计算,以加深学生对于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提升学生对公式进行应用的熟练程度。
(三)在探究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确认,但是从实际上来看,小学生尚不具有完善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能力,也就难以对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进行完善,所以教师还需积极对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应用,以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解题思路对题目进行解答,并逐渐培养学生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完善数学知识结构,以深化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例如在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的对引导性问题进行设置,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升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而逐渐深入到相关知识的学习当中,也就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对分数加减运算的法则进行掌握[3]。
结束语: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应用,以提升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同时强化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并逐渐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汪兰.基于信息技术下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46-47.
[2]陈丽媛.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模式[J].家长(上旬刊),2019,(12):73-74.
[3]皮永栋.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J].读与写,2019,16(3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