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是学习整个数学知识教学的基础,而小学数学概念又是构成数学概念体系的基石,熟练地掌握数学概念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莫定基石,提高学生解答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基于小学中高年级如何提高数学概念教学的实效性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如何提高数学概念教学;实效性
引言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概念的学习对帮助学生树立数学认知结构意义重大,因而概念教学也受到了小学数学教师的普遍关注。传统的概念教学多是以教师告知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化阶段。直接告知的教学模式还阻碍了学生探索性的发展,学生只能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住概念。新课改倡导的是主动化学习,强调的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生长数学知识。在“生长课堂”理念下,采取“过程性”教学能够让数学概念无痕“生长”。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重要性
(一)促进数学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学生认识事物主要建立在弄清事物本质的基础上,如针对“分数概念”,教材定义为将单位“1”划分为若干部分,表示其中一分或几份的数,其教学重点就在于引导学生对“1”进行准确理解,在学生明白“1”为1个整体以后,学生也就学会了分数。(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数学概念是学生判断思维、推理思维形成的起点和基础,一旦出现概念错误情况,也会对学生判断和推理产生直接影响。如在对“直角三角形概念”开展教学时,学生在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三角形基本概念,这时候通过让学生观察直角三角形模型,在脑海中构建相对应的图像,就可以准确理清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之间的异同点,对直角三角形概念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三)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小学数学学科各项知识点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学生在掌握这些知识点的数学概念以后,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也会更加容易和灵活。如学生在掌握加法结合律概念和知识以后,后期学习乘法结合律也会更加高效和高质,学生学习迁移能力也会得到极大提升。
二、存在问题
概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包含了许多数学知识内容,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也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了重点数学知识讲解上,对待数学概念则一笔带过,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概念学习和理解也不够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和效果也产生一定影响。
三、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重视操作,感悟概念
学生在学习概念时需要发生思维上的转变,从具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在实际教学中,这一转变需要教师通过一连串的教学活动才能够实现。深度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要求学生亲身参与操作活动,亲自去感悟概念。对于概念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较为清楚的认识。这是深度学习理论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概念的本质特点。
以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法”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现在草原上有三只小绵羊和五只小山羊,那么一共有多少只羊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需要正确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这时,显然学生的抽象思维还跟不上教师的步骤。因此教师要先丰富学生的具象思维,让学生拿出自己手中的小棒。左手拿3根小棒,把这3根小棒当作3只小绵羊;右手拿5根小棒,把这5根小棒当作5只小山羊。教师让学生把左手的小棒放在右手里,询问:现在有多少根小棒呢?很多学生通过数一数就能得出8根小棒的答案。紧接着,教师让学生把右手的小棒放在左手里,再次询问学生:一共有多少个小棒呢?学生通过数一数发现还是8根小棒。教师再次提问:为什么两次所得的小棒的数量是相等的呢?学生回答说:因为一共就只有这么多小棒啊。所以一共有几只小棒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左手的3根小棒和右手的5根小棒合起来。3和5组成8,5和3也组成8,因此把3和5合起来就是8。这就是加法的概念。“合”“一共”,这两个因素表征的是“+”这个数学符号。这时教师再次询问:现在草原上有4只小绵羊和2只小山羊,那么一共有多少只羊呢?很多学生都能够拿出小棒迅速计算出结果,看来学生已经很好地理解了加法的概念。
(二)通过数学趣味活动带动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知识的教学本来就缺少趣味,部分教师往往是要求学生机械的对数学概念进行背诵记忆,学生没能对知识进行消化,就会觉得数学概念教学的枯燥,从而对整个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老师在教学概念知识时,可以在教学中增加一些趣味活动或游戏,这样数学课堂便会充满活力。老师在设计活动时要结合一些数学内容,这样学生会在参与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的乐趣,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能有更多的探究。小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很难理解一些知识点,特别是一些概念类的内容,学生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进行理解,数学老师可以通过趣味活动使学生理解这些概念类知识。
(三)联系生活,经历概念抽象过程
概念的建立有助于概念的阐述,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对概念的直观印象,使学生先对事物有一个感性认识,之后再进行抽象概括,揭示出概念的本质特点。人的认知发生质变之后,才会形成理性认识,并对概念有清晰的判断。然而,对于大部分儿童来说,他们在课堂上更愿意沉浸在感性认知和直观操作上,很难深入去思考和判断,对概念进行总结。因此,教师需要加以引导,使学生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有所了解,从而对数学概念有正确的认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教学是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制定出有效的数学概念教学措施,提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数学概念,并能够自主的应用数学概念,以实现全面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红.数学概念教学策略新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9(08):96.
[2]蒋萍红.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8(35):43-44.
[3]庄文菲.构建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式”概念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