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现在任教的是小学六年级的数学,对于第一次教毕业班的我来说有点措手不及,因为我没有想象到现在的小学毕业班的难度有这么大,对学生的要求有这么高。通过两次的月考我们班的成绩都不太理想,我从试题上和我自己教学上面找到了原因,第一还是我的教学太浅了,第二题目的难度加大了,复杂了。对于现在的难度大问题,我发现班上有很多中等成绩的同学有点畏惧数学了。毕业班的数学学习是升学关键的一年,如何让学生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是我目前最应该考虑的问题。后来经过多次的体验,我发现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抵触情绪,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关键词:
高年级数学 应用能力 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一、小学高年级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1、在课前准备时就可以适当的提前给学生布置小作业,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教学的基本内容并在生活实际中发现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事情。这样的过程既可以让学生预习教学内容,对教学知识有一个大概了解,又可以让学生在发现生活实例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样,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课前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们在家想办法用白纸画一个标准的圆并用剪刀剪下来,第二天带来学校上课用。第二天上课了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发现同学们用了很多不同的办法得到了自己手中的圆,有的是用家里的茶杯画的,有的是用饭碗的边缘画的,有的是用量角器半圆拼凑的,有的是用圆规画的等等。这样在教学前生就有这些实际经验和发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事情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教学怎样用圆规画一个圆,以及关于圆的直径半径的认识,运用生自己手中的圆片纸去亲身探究直径半径的特点了。
2、对于课中活动,教师要组织学生展示、表达自己发现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例。通过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我们还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生活实例的场景,让学生在场景中自己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六年级。总复习时,《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在复习完所有的图形面积的计算公试之后,让学生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让学生自主完成。"老师家有一扇门,有点旧了需要刷油漆,请同学们帮老师算一算这扇门需要刷油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门上的福字,门把手及下面的装饰袋不需要刷油漆"。学生接到老师这样的任务之后,都积极主动地参与了这个计算的活动。在完成这个任务之后,学生发现帮助老师计算这扇门需要刷多少面面积的油漆,其实就是算出一个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几个不同图形的面积之差。这样让学生明白了,原来这就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小学高年级教师要注重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离不开生活化的教学氛围,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上数学课就是对生活的再次体验和认识。我们不仅仅要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还要落实生活化的教学思想,教学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尽可能地生活化,尤其是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每学到一点数学知识都会不知不觉地把这些知识放入到生活中去理解和掌握。除了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大量的生活实例,甚至可以模拟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开展学习。例如,教学分米的认识时,我先出示一份学生的日记。今天早晨,我跑步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坐到了4米高的凳子上开始认真的听课,我刚读完这些学生就开始笑起来了。师:你们笑什么呢?学生:怎么会有4米那么高的凳子呀?老师:那改成4cm呢?学生:4cm不行,太小了!老师:看来厘米和米用在这里都不对,怎么办呐?就需要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来帮忙,由此引出课题。分米的认识,接着出示一张1分米长的纸条让学生,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画一画等活动来认识分米。建立对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分米和厘米的关系、把生活实际融入教学中来认识分米。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知识,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小学高年级教师在教学时引用身边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学生在学习知识后不考虑所学知识的作用,不会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这样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适应考试的解题能手。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让他们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我们身边的某些实际问题,他们是十分乐意的,这也是我们教学所必须达到的目标。例如,学习工程问题时我用了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教学,我们班这期黑板报的创办我有两个人选,一是乐思琪同学因为她的字写得非常漂亮她一个人完成这项工程要4天哦,第二个人选是我们的学习委员谭雨辰她一个人单独完成要3天同学们你们觉得我应该怎么选择好一些?你们来帮我出出注意?大家一听到这个问题都积极的发言了,这是在为我们自己班上解决实际问题啊,所以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在与同学的交流讨论中不知不觉体会到了工作效率是什么概念,创办黑板报也可以当做一个单位"1"的工程量等等。在同学们的主意中还有两人合作完成这项工作的方法,继续解决了多人合作的工程问题。这个身边的问题的解决,也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也离不开数学,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
四、结语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脱离生活实际的数学教学只会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由于难度加大,要求提高了如果让学生感觉数学是一种枯燥无味的学科。这不仅不利于我们提高教学成绩,还会影响学生的升学。这样的教学不仅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不符合应试教育的目的。因此,我们一线小学数学教师都应努力多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尽可能地把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实例中去开展教学。而且,我们一定要根据我们自己的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我们自己学生喜闻乐见的或者学生身边的事例。这样的教学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更容易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达到我们的教学三维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