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侄桔,教师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不新颖,课堂上通常是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接受,问题依然严重。在这种形式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受到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极大的阻碍了学生物理素养的提升,阻碍了创新物理课堂的构建。因此,当下的主要任务即是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进行创新,并提出相对应的教学方式创新策略,促进新课改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提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来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进行深刻而又积极的思考。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既不能否定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学形式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扎实提高而发挥出的优势,同时也要注重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与时代接轨的重要性,从而全面进行物理教学改革。
一、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知识,轻能力
当前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是课堂上的绝对主体,教师在课堂上以单纯的知识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听讲、学习的位置。这种上课模式下,老师将上课任务简单的看做是物理知识的讲授,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的情况是不甚重视的。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学习的目的更多也是能够做到解题,完成考试,而很少有学生真正对所学习的物理知识产生质疑和好奇,对于自身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并不是很在意。因此,造成了严重的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建设的情况出现。
2、重结果,轻过程
物理知识中的理论、定律、结构等是前辈学者专家经过历史沉淀所证明的完全正确的经典知识,这为当下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教材资源。但是,由于上述理论、定律等知识并不是孤立的,单纯的将上述结论性告诉给学生,要求学生记忆,而忽视知识的来龙去脉等是严重的重结果、轻过程的表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知识是有完整架构和体系的,只重视结果,将会造成学生无法深刻理解结果,长此以往,失去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3、重习题,轻方法
很多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上,习惯运用题海战术,反复的练习学生的解题能力,这种方法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是却忽视了对于学习方法的培养。不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学生无法很好的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物理课堂上面对各种问题时,只能是模仿教师讲授的方法去解决,而缺乏自主的创建和主张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氛围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依据学情,结合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为学生的需求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如实验情境、故事情境、习题情境、漫画情境、生活情境等。教师要将生活中的细节融入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具体化。如在学习电路知识时,我通过创设实际生活情景进行导入,“家里经常会出现线路短路的情况,每次都需要叫电工来维修,线路出现短路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运用一个很平常的生活现象,就成功得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这节内容时,我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比较鞋底,并提出问题: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说明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用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明白摩擦力重要性。教师进一步追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有益的摩擦?学生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创设的教学情境,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而且让学生运用类比的推理方法概括总结,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总之,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多设计与实际密切相连的教学案例,积极创设物理情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建立学习互助小组
在新课改背景下,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目标,即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物理是一门深奥的学科,许多知识都需要经过思考和探究,但是学生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所以要进行合作探究。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空间,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物理知识体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时,应避免学生走向思想上的“死胡同”。另外,建立学习互助小组,还能够让小组之间进行帮扶,而对一些物理成绩好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对一些物理成绩差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帮助,这样有利于建设和谐、友爱的班集体。
例如,在教学“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时,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小组来实现学生的合作学习。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之后进行探究学习。在这过程中,组内成员的其体职责要划分清楚,比如小组长、检车者、跟踪记录员、概括者以及发言者等。教师还要注意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之间对学生进行引导。我给学生设计了两个探究性的问题:(1)当电阻一定时,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定量关系。
3、创新教学设计,采用分层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践行新课改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现象,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在合作交流中提升学生思辨力;要钻研教材,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要把握好教师在教学中主导地位的体现,要指导好学生学习,组织和调整好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开阔思维,提升实践能力。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明确学生间的差异性,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问题的设置上、在作业的布置上都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层次的学生,全面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将任务进行分解,简单的概念运用题,运用能力的基础题,有难度的综合题,实现因材施教。
例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内容时,我首先让学生自学课本相关知识,探究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有何异同(仅从现象上去分析)因为之前学生刚刚学过光的知识,这样的设计不仅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而且引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科素养,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给予适当提示,再通过图片对比,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三、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去创新思路,带领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尽情遨游。
参考文献:
[1]王作华.浅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J].南北桥,2018,(24):30.
[2]赵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略谈[J].魅力中国,2018,(5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