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要求小学阶段的教育要将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作为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采用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理念来开展教学工作。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阅读训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阅读作为辅助工具,在阅读中不断积累经验,训练语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策略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关键环节,开展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将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作为准则,在确保授课模式先进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注重“量”的积累,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
1.立足课本,紧抓既有的资源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语文课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阅读材料,并且课本文章地选取均是专家们深思熟虑之后而成的,质量和价值是很高的。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是十分重要的,保证学生对每一篇课文的阅读数量和质量,对于无法拥有大量阅读材料的学生来说,是夯实阅读基础的关键。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朗读落到实处。教师教学时要求学生把课文读熟,课文要求背诵的内容一定要求背诵。因为这些内容,在写作上有独特之处,对学生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当然更是考试的重点。
2.阅读报纸,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报纸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获得的阅读材料,坚持每天看报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还可以了解时事热点、拓展视野。同时,新闻严谨的行文风格对于小学生学习遣词造句、字词积累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所以,我要求本班学生每年都要订阅适合小学生的报纸,并要求学生每天阅读并写好读书笔记,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质”的引导,精选优秀阅读文本,制定最合适的阅读目标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在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没有完全成熟之时,老师需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文本地选择进行严格把关。在了解学生可获得的课外阅读资料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的教学计划和进度,合理地挑选适合现阶段学生水平的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或是组织安排学生共同完成课外阅读任务。在文本选择中,除了注意文本优劣外,字数、阅读难度、体裁等都需要综合考虑,让学生能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里尽可能接触到不同风格的作品。
三、个性化阅读,找到学生的个人阅读目标
在学生有了一定阅读积累之后,需根据实际情况才能实现全班阅读教学质地突破。在阅读教学的日常中,应实时把握学生阅读能力地变化,不仅是整体情况地了解,更要细化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对于阅读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阅读兴趣,推荐和制定更高水平的阅读目标和书籍,让学生能够有更进一步提高,针对阅读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则需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基础训练,尽快跟上步伐。
所以,笔者让本班学生按要求分成几个小组,并分好工,尽量一带一,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规定一定内容,共同阅读,并勾画好的词语、优美的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读到此处的感受,读后大家先讲讲自己的体会和感想,让阅读能力差的学生也说说自己的感受,再动手把自己刚刚说的写下来。这样,就达到本次阅读的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几年下来,这样的阅读模式学生阅读兴趣浓厚了,阅读水平提高了,写作水平也大大提高了。
四、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效率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要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单纯根据考试进行阅读。学生阅读能力地提升需要从各方面进行渗透,让学生把阅读过程当成是一个自己升华的过程而不是完成任务的过程。现代阅读更加注重读者对文章和作者之间产生的共鸣,教师要将课堂设计为情意发展的过程。例如,教师可以将阅读对象放眼于每位同学,将阅读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可以安排不同的学习小组来进行讨论分析,将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阅读机会充分利用起来,分享自己一周的阅读心得,并根据自己的阅读心得了解阅读的重要意义。
五、以写促读,提升阅读成效
新课改实施以后,有专家认为,应该将“写”安排进阅读课堂中。实际上,当前的写作教学是语文的一个难点,很多教师常常在完成一节课的阅读教学之后就要求学生写下自己对文章的看法,而没有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时间,导致学生写出来的东西大多空泛而没有真情实感。如有的学生写道:“陈毅,你真了不起,我会以你为榜样!”还有的学生在写作中存在错别字较多或语句不通顺等问题。而且写完后,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写作内容及时给予点评。总之,想要利用课堂上挤出的时间写出比较好的作文是非常困难的,这甚至会使一些学生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写作习惯。因此,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把练笔环节安排在阅读课后,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认真写作。最后,教师还要在下一节课开始前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总结,并找出写得比较好的文章作为范文引导学生阅读,也可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这样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还有利于教师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效。
总之,阅读教学是一个细水长流的工作,尤其是在小学资源较为缺乏的情况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和尝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阅读不只是语文学习的方式,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学生终身受益,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张慧,邵长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132-133.
[2]汪永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96.
[3]邱位祥.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83.
[4]莫彬.略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4):126.
[5]邵世华,彭凯.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