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写作意识的培养,语文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而且也能够促进学生认识事物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写作意识的途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写作意识;培养途径
1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
1.1提高思想觉悟
阅读一些优秀的政治、文学、品德修养的文章和书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养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勤劳勇敢、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等的优良品质。学生有了正确的立场和观点,才能对事物有正确、全面的认识,才能写出思想健康、具有真善美的好文章来。
1.2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阅读是信息的输入,写作则是信息的输出和反馈。阅读是积累的过程,而写作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丰富的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让学生有话可说。坚持不懈地读书,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还能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阅读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能够启发学生的心智,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小学生通过了解这些自然科学知识,能够懂得更多生活中的知识,这对他们展开联想和想象,也是必不可少的。
2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写作意识的途径?
2.1引导学生续写
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常常曲折离奇。续写童话时,语言要简洁、准确、朴素,充满童真童趣。童话在塑造人物性格时,往往只具有一种单纯的性格,如善良的小白兔、狡猾的狐狸等。虽然人物性格特征单一,但在续写时,要鲜明地突出人物的特点。而寓言一般篇幅短小、语言凝练,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于浅显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情节中在续写寓言类故事时,要注意文章的故事性、哲理性。
在学习完了《狐假虎威》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对这篇寓言进行续写:
在茂密的森林里,老虎逮住狐狸,想吃掉它。狡猾的狐狸说自己是老天爷派来的,不仅逃过了一劫,还凭借老虎的威风在百兽面前耀武扬威,百兽们吓得撒腿就跑。老虎受骗了,它以为百兽是真的怕狐狸。这是一篇“篇后续写”,要想使续写的故事情节合情合理,我们首先要明确原文的寓意:狐狸仰仗老虎的威严来恐吓百兽。
在认真阅读《狐假虎威》这篇寓言后,要弄清文中的主要人物—老虎、狐狸的性格特点:老虎凶猛威风,狐狸狡猾奸诈。根据续写要求“老虎第二次遇到狐狸会怎么样呢?”,可能是老虎识破了狐狸的诡计,狐狸成了老虎的美味佳肴,也可能是狐狸依旧挖空心思继续骗老虎。
按照写作要求,学生续写了《狐假虎威》:
老虎被狐狸忽悠,成了森林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笑话,百兽们议论纷纷。老虎愤怒极了,发誓一定要报仇雪恨。狐狸知道老虎不会放过自己,一直小心翼翼地躲着他。 一天狐狸跑到村子里去偷鸡。无意中听说,最近村子里爆发了禽流感,很多鸡都死于非命,如果吃了染上病的鸡,也活不了了。狐狸吓得一溜烟就跑了,一连饿了好几天的肚子。
老虎宴请百兽们来商量对策,讨论该如何预防禽流感,唯独狐狸一人没有收到邀请函。狐狸气得跳了起来。突然,它眼睛滴溜溜地一转,计上心来,得意地往宴会厅走去。 宴会刚开始,老虎站在台上准备发言,就看见狐狸耷拉着脑袋,一瘸一拐地走了进来。
老虎先是一愣,接着一个箭步冲了上去,一把就抓住了狐狸,愤怒地说:“好你个狡猾的狐狸,胆敢骗我,这次看你往哪里跑!”狐狸疼地连声叫唤,装作有气无力的样子说:“大王,你快吃了我吧!”老虎心里不解,狐狸怎么自己送上门来了。狐狸半睁着眼睛,虚弱地说:“大王,您怎么没看出来呀!昨天我去村子里偷鸡吃,谁成想鸡得了禽流感,我也被传染了,怕是没几天活头了。求大王给我个痛快,赶紧吃了我吧。我快不行了。”说着,狐狸就倒在了地上。老虎先是一愣,自言自语道:“什么,禽流感啊!快跑啊!”
老虎大叫着冲了出去。百兽们见此情景,什么都顾不得了,都拼命地向外跑。 狐狸脸上浮现出一丝诡异的笑,拍了拍身上的土,大摇大摆地坐下来,得意地说:“饿了好几天了,这下好了,这么多吃的都是我一个人的了。”
2.2以读促写,增加学生的文学积淀
首先,教师要重视阅读对学生习作的促进功能,将阅读活动纳入习作教学设计之中,从读写结合的角度设计一条习作训练线,开展读写一体化的活动。其次,教师要为学生选择适合他们心理发展水平的阅读资料,补充一些适合学生认知特点和生活体验的文章。学生广泛涉猎各种题材的读物,在博览中积累语言材料,获得丰富的阅读资源,充分感受并学习作家在其优秀作品中表现出的独特视角。在优秀范文的熏陶之下,学生的阅读面会不断拓展,读写能力自然会有提高。最后,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范文赏析”环节,选取一些典型的阅读材料,以师生共读的教学方式剖析文章的写法、构思技巧与写作范式,带领学生品悟范文中语言的优美、写作手法的艺术性以及文章传达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底蕴。经典作品的力量不容忽视,教师在设计环节就应该准备好呈现给学生的材料,以便带领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领悟优秀作品的价值,在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2.3以读促写,补写、妙写有招
好的文章离不开匆匆而过的灵感,写作中的灵感很多都来自于阅读文本中。在训练学生写作之时,教师可选择适当的阅读文本,寻找作者布局谋篇时忽略掉一些情节,这些被忽略的部分被称为“留白”,而这恰恰是发挥学生写作能力、锻炼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良好机遇,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补写、妙写,为学生更好地开展习作教学奠定基础。
如在《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文章中只是介绍了植物妈妈们如何让它们的孩子进行传播,却没有讲述这些孩子们的经历,教师可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讲述“植物孩子旅行”的故事,学生在诉说的过程中,就是补写、妙写过程,能够最大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打开了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够有效为学生今后写作奠定基础。
2.4精心挖掘课本教材,引导学生写读后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择的内容通常是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篇章,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语文教学中,读是最为基本的环节,要用阅读来促进写作,写作水平的提高离不开阅读。教师在课堂中应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在阅读中学习写作的技巧和语言表达方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首先要带领学生熟读课文,在课堂上还应使用富感染力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文章中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进一步掌握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并且在读中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教师在阅读后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写读后感,通过写学生读后感进一步加深理解文章的含义。
结束语:教师是教学策略的实施者。在教学实践中,以读促写不仅涉及到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把握、设计,还涉及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因素。这必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充分发挥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实现读与写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陈丽平.以读促写,提升学生的动作描写能力[J].教育导刊,2013,08.
[2].范美华.习作:在阅读的沃土上绽放——论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习作训练[J].安徽文学,2014,04.
[3].黄丹.深挖语文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