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养成良好习惯和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时期。通过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将学到一些快速简便的学习方法,而小学生则将更容易学习数学知识。并可以促进小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和数学素养有新的要求。换句话说,除了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外,教师还应着重于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核心素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更要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自主分析数学问题以及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而要实现这一小学数学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意义
(一)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进行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数学思维其中包含着许多的思维方式不仅仅对于学习数学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学习其他科目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数学思维中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在学生对语文、英语的学科的学习中都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而且对这些思维的掌握与灵活运用使学生掌握了提高学习能力的窍门,这也能够为学生日后更加具有难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给他们的思考与数学的发挥提供了更加丰富广阔的空间。有一些学生能够根据基本的思维方法对已经了解掌握的知识举一反三,自主学习新的知识,也能够自行探索更多关于数学的奥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学习知识与自我进步的成就感与获得感,这有助于学生从数学学科的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进步。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发展策略
(一)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意识
小学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场所之一,而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应先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的学习兴趣以及数学探索意识。此外,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只凭借教师的讲解和指导,更需要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并体现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课后反馈来调整教学模式,以及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和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小学数学课堂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动性。
比如,教师在讲解简便计算练习的时候,可以采用比一比的游戏化教学方法,首先在黑板上画一棵树,在每个树枝上挂满了梨,在每一个梨子上贴上小纸条,纸条上面写满计算题。学生只有正确地解答出答案,才能够拿走对应的梨,谁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对的问题更多,谁得到的梨就更多。这样,学生在游戏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二)通过合理化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
小学生普遍有着好奇心、表现欲较强等特点,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设置合理化的数学问题,并鼓励学生进行讲解发言。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思维活跃性。
例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开展实际的教学活动,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发给每一个小学生一张A4纸,让他们设计出5个三角形。并且通过量角器测量出各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然后教师再用360减去其中两个角的和,就会得出另外一个角的角度。通过此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究三个内角和的关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这样才能够提高并强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学生能够在主动探究中了解数学深层次的意义,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思维,增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三)合理利用教学辅助工具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而学生在小学阶段仍然处在认识与思维的发展阶段,他们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也较差,因此,在学习数学学科时也会遇到许多的难题与挑战。基于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工具,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培养。
例如,如果计算小学阶段的面积和体积,很难根据教科书和公式清楚地解释知识。而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3D形式显示图像并集成动画和视频数据,确保学生在教室学会抽象数学知识。
(四)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的培养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学生对数学思维逐渐接触与锻炼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长期的思维方式。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数学思维教育与锻炼,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与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讲解例题时,教师可以着重解释解题的思路与解题方法的来源,为学生进行更多的数学思维渗透和熏陶,要求学生在解题时将自己的思路进行适当的标注,将自己运用的数学方法或是基本原理标在解题过程中合适的地方,从而理清思绪,加强对数学思维的巩固练习。这样也能够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了解自己当时的思路,从而在总结中找到更好的方法,在看到自己思维的转换后发现自己取得的进步。在每个阶段结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掌握了的数学思维与方法进行整理总结,以精简的模式贴在时常能看见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也能够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适当地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更加灵活地运用数学思维。
三、结语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重要一步,也是养成良好习惯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一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采用科学和适当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发展数学思维,改革和改进教学方法,这不仅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而且反映了致力于教育的教师终身学习的职业精神。
参考文献:
[1]秦翠雪.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与生活接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4).
[2]赵玉改.生活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7).
[3]张道莹.小学数学教学重在引领学生主动学习[J].当代教研论丛,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