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思维性,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各种理论知识以及解题方法等,限制和影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影响教学质量。新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当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打造高效课堂,并对教学方法做出相应的改变,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促进学生高效发展。
关键词:高效课堂;数学学科;教学质量;主观能动性
大量的实践研究证明在高效课堂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教师以及学生共同发展,并且能够勇于克服数学学习中的难点问题,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新颖的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兴趣是驱动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力,只有为教学内容赋予生动的内容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逐渐产生学习兴趣,增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才能更加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导入新课程时,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采用悬念以及游戏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统计》一课为例进行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以及描述,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以及操作方法,能够学会用统计相关知识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制作成相应的图表。因此,导入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询问他们的兴趣爱好,例如篮球、足球、绘画以及音乐等,激发学生参与回答的积极性,并对各项爱好进行统计,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统计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这样的导入方式与传统导入方式相比较,更为新颖和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新颖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首要做的便是让学生以饱满的态度积极投入到各项教学活动当中,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兴趣偏好等进行深入分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着手,将生活情境与教学内容进行紧密结合,采用直观化教学以及生活化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一)丰富的实践活动
小学生由于心理因素影响对不熟悉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理和探究心理,因此新颖有趣的活动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和体验,不断发现问题并动手解决问题,才能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以《角的初步认识》为例进行分析,数学教师可以在黑板中画出不同的角,让学生利用工具进行实地测量,并分析不同角的特点,最后根据角的知识,将同一种类型的角同颜色相同的笔连在一起。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1]。
(二)直观化教学,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影响其理解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当以直观化教学为主,让学生对实物进行观察并了解事物的基本特点,并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拓展和延伸,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厘米的认识》为例进行分析,在学习此部分知识时,教师应当在教授完相应的内容后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进行联想,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物的长度是1厘米的长度,并借助实际的东西进行比较,并对相关事物进行深化,构建高效课堂,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三) 合理应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提升教学质量
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先进的教学设备被应用于教学课堂当中,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例如多媒体教学设备,便能够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声音、视频以及图片等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数学教师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有效提升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观察你能力,这是构建小学高效科课堂的重要方式之一[2]。以《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为例进行分析,在讲解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三个角度一样,边长各不相等的角,让学生讨论三个角的大小,由于数学教师还未向学生讲述角的基本概念,因此学生的回答也各不相同。在此时,教师可以操作鼠标将三个角进行重合,学生们能够清楚地发现,三个角完全重合在了一起,也就说明,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无任何关系。接着数学教师向学生讲述角的相关概念,学生便能够很多地理解。总的来说,现代教学设备的应用能够以更加生动和直观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有利于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数学教师对学生进行深入地分析与了解,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灵活地采用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提升教学效果,为学生日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石光辉.浅论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学周刊,2020,(13):47-48.
[2]谢海华.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散文百家(下),2020,(3):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