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心智图,是人类思维自然功能的一种直观展现,在各种类型的教学工作和行业分析当中均证明了其实践价值。思维导图以一个中心点作为起点,其中的每一个词和每一种图像都可以作为一个子中心进行联想,通过分支链的方式从中心向四周进行放射,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体系。思维导图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左脑所具有的逻辑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与右脑当中的联想能力结合,从而将传统的单向思维转化为多维度的思维,提高人们的学习能力。目前,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从实际的应用效果来看仍有着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切实提升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是广大一线教师所要去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复习课;数学知识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引言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的概念最初应该出自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一书,在书中东尼·博赞给予了思维导图充分的肯定,认为它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是打开大脑潜力的钥匙。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思维导图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认可。数学是实现小学阶段学生综合培养的主要学科,单元复习课是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环节,而在复习过程中思维导图的优势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1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1实现了小学数学难点知识的简单化
教师在全面研究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及分析小学生数学考试成绩的基础上,从众多数学知识点中筛选出一些出错率较高、学习难度较大的数学知识点,并对这些知识点进行高度概括与总结,提取出该知识点相关的关键词,让小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和运用这些关键词提升其对该数学知识点的理解,有效实现了小学数学知识点从难懂复杂到简单易懂的转变,提高了小学生数学复习活动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同时,也可以帮助小学生节省复习时间和精力,减轻了小学生数学课后作业的负担。此外,这种方式也有助于提高小学生数学考试成绩,进而提高小学生参与数学复习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2自主梳理旧知,主动建构思维体系
思维导图之所以有效,体现在它能够“以点带面”,从一个知识点辐射到整个知识体系,通过建模把旧知系统、全面地展现出来。这种直观、严谨、易懂的线条、图形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够将旧知迁移到新知,并内化为自身思维体系的一部分。
2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展现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读图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接触思维导图的机会逐渐增多。因此,在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中引入并运用思维导图,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在学生了解思维导图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要结合具体内容,教会学生阅读思维导图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例如,在“分数”相关知识的复习指导中,教师从整体着手,利用课件为学生提供思维导图,而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结合图形特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首先,了解主题,并基于分数摸清整体架构,即沿着“分数”这一中心主题,理清“分数基本性质”“相关概念”“分数的运算”“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这几个主干。
其次,掌握分类层次,理解各大主干之后“内容分支”中的具体概念,从分数的性质、概念以及运算规律进行详细梳理,并仔细阅读细节内容,如对“相关概念”中对“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约分”“通分”的相关知识进行仔细阅读、回顾;在“分数的运算”中对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进行分析,并根据其中的例题进行知识巩固。再次,强调关键插图,其中对于分数性质中呈现的“几分之一”的插图进行分析,并通过动手操作进行知识巩固,同时分析分数与整数、小数之间的关联性,发挥联想与想象,深入分析关键插图中的信息。最后,整体回顾思维导图,对重点内容进行充分阅读,以加深对分数相关知识的记忆,提高读图效果。
2.2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数学知识
对以往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汇总分析是小学数学复习课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而梳理数学知识脉络是提高小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和小学生一起将小学数学教材的目录录入思维导图,从而完整清晰地展示小学数学教材框架。其中,小学生可按照中心图、一级分支、二级分支、小图标的逻辑关系递进式地讲解数学重点知识,将小学数学教材上的大章节作为一级分支,将章节主要内容作为一级分支的关键词,将需要小学生重点学习和记忆的数学知识点作为二级分支的关键词,并根据小学生兴趣爱好、思维习惯确定小图标的形式,帮助其记忆和理解关键词。另外,小学生也可以将不同章节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图,依次递推式地罗列数学知识,降低记忆遗忘规律等外在消极因素对小学生快速高效复习数学知识影响,从而有效改善小学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忘记曾经学习过数学知识点的现象。例如,在复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与小学生一起根据图形的类型、特性、计算公式等不同知识开展复习活动。教师可以从黑板左侧开始写思维导图关键词,按照层层递推的关系罗列和记录小学生说的不同种类图形的基本知识。这样,小学数学图形相关知识的思维导图就逐步成型了。
2.3利用思维导图联系确保学生联系教材中的内容
当教师将教材内容分开讲解时,学生无法通过自身的能力加强对相关知识的总结与理解。而教师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教学,在同一思维导图中体现教材中具有联系的知识,确保学生可以通过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全面的掌握相关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另外,教师不仅要在总复习时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堂小结及预习中使用思维导图,以此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4规整思维导图教学,优化教学氛围
思维导图复杂化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对定义有所模糊,而思维导图的特点就是使得知识点简洁明了,教师在进行思维导图的教学时,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规整和优化,从而呈现出最中心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新课内容。并且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时需要让学生们保持心情的轻松愉悦,便于接受新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数学学习当中所产生的价值是非常明显的,因此我们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最大化地发掘思维导图在复习当中的能动作用,使学生在思维导图的绘制当中真正获益,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使数学的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
参考文献
[1]刘娜.浅议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数学复习效率: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7(23):34-35.
[2]黄琳.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4):109-110.
[3]陈嘉健.运用电子书包优化个性学习:以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的教学为例[J].少男少女,2018(30):27-28.
[4]卢永现.简析如何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J].中外交流,2019(1):266.
【作者简介】杨雪珍, 1974.5女,汉族,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本科学历,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