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管理中德育理念的融入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8期   作者:方志国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民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德育教育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民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德育教育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我国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德育教育的融入情况并不理想,德育教育融入过程中问题频出,对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文简单梳理了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德育教育融入策略,以期能够为高中班主任开展工作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德育教育理念
引言:现阶段,德育教育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的融入效果较差,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德育教育理念应有的作用,不利于高中班主任管理水平的提升。目前,部分高中班主任逐渐认识到了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德育教育理念,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德育教育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的融入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工作还需进一步改进。这种情况下,对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问题及策略进行研究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教育目标不明确
        在以往工作中,部分高中班主任对德育教育的了解较少,没有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应用的意义,德育教育目标不明确,这种情况下,教师多是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在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导致德育教育理念在管理实践中的融入趣味性较低,难以深入到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去,学生对德育教育缺乏足够的兴趣,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德育教育的难度。此外,部分班主任缺乏长远规划,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及随意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德育教育的开展。
(二)德育教育理念过于陈旧
        现阶段,我国部分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理念过于陈旧,在管理实践中缺乏创新意识,多是沿用以往的德育教育模式,难以满足现阶段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的要求,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而且还有部分高中班主任创新能力与精力有限,不能及时更新自身知识储备,导致德育教育内容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德育教育水平的提升。例如,部分教师在德育教育中仍旧是采用以往的思想政治内容,不能紧跟时代发展,对新理论、新论述的讲解较少,德育教育难以发挥出自身应用的作用[1]。
(三)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高中班主任在管理实践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程度较低,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对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而且部分教师对自身的角色定位缺乏明确的认识,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自身的模范作用,学生难以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不能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中来,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德育教育的难度。
二、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高中班主任应明确德育教育目标
        新形势下,高中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理念融入管理实践中的意义及作用,并积极在管理实践中尝试应用德育教育理念,以此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长远德育教育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管理实践需求制定德育教育规划,以此为德育教育理念的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确保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班主任在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应明确德育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及管理,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班主任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注意师生关系的构建,为德育教育在管理实践中的渗透打下坚实的基础。班主任应注意询问学生的感受及诉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德育教育的应用进行改进,以此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例如,教师在“爱国主义教育”时,应注意询问学生喜欢哪一首爱国歌曲,并组织学生进行投票,要求学生表达自身对爱国歌曲的理解,以此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解[2]。
(三)班主任应注意德育教育方法的革新
        班主任在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时应注意革新德育教育方法,将德育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确保德育教育有着较高的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中来,降低管理工作的难度。另外,班主任应注意发挥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参与到德育教育中来,确保学生能够在管理实践中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我国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德育教育理念应用水平较低,仍旧面临着德育教育目标不明确、德育教育理念过于陈旧等问题,德育教育理念应用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针对这种情况,高中班主任应积极转变自身观念,明确德育教育目标,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革新德育教育防范,以此提高德育教育在班主任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其璞.互联网下的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探究[J].才智,2020(18):197.
[2]陈楚燕.新高考改革模式下普通高中德育工作应对策略[J].珠江教育论坛,2020(01):54-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