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8期   作者:刘莉娟
[导读]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但有助于巩固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对学生的听、说、写等其他能力都有帮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摘要: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但有助于巩固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对学生的听、说、写等其他能力都有帮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策略
        小学生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语文课堂是发展其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好语言知识,培养较好的语言能力将为学生学习其他科目打好基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出了要求,阅读教学的改革已成为新课改的重点。
        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提升其语文学习水平,尤其是对文章的掌控和理解方面会有比较大的提升。因为不同的语言都具有不一样的特点,不论是字词句,还是结构的用法,都有自己的规律,但是在语言表达方面就有着不一样的地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就是拼音和字词句的教学,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字词和语句进行理解和分析。虽然阅读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在文章的表达和思想的分析方面,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所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知识的学习部分是教学中的重点,可让学生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夯实基础。读,可以说是语文基础知识中最重要的一环。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旦提升,就可以去读更多的书籍,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语文学习就是依靠理解和表达,如果语文学习的目的是沟通和语言,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就要注重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字的含义以及运用方法。
        二、目前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现状
        目前来说,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和家长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重视。很多家长认为阅读就是看课外书,是对主要科目学习没有太大作用的一种表现,不会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看书环境,甚至有些家长还会阻碍学生看一些课外书。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通过家长会等方式来实现双向沟通,告诉家长阅读的重要性。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小学生的阅读范围不够广,很多教师只会对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分析。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课外阅读量,那么学生就无法拥有更多的阅读空间,学生也不会对阅读感兴趣。如果教师在处理学生的阅读上出现方法不当的情况,那么就会让学生更加讨厌语文阅读。所以,教师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利用课余时间到书店为学生选择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读本。如,《安徒生童话》《成语故事新编》等趣味性高的读本,这会让学生对阅读更加感兴趣,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进而促进学生写作技能的提高。
        三、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1.教师要想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提高自身的授课水平和专业素养。只有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了,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才能让学生对语文教学感兴趣,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从根本上爱上阅读,而不是由教师强制性地压迫他们去阅读。


        2.精选阅读内容,让学生阅读有的放矢。在人们的潜意识里,笼统的认为语文阅读材料就是语文课本,导致在阅读教学中很难拓展学生视野,甚至让学生产生乏味、厌倦情绪。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不仅包括课本内容的精选,也包括对课外材料的选择。所以在选择过程中必须遵循系统性、实用性、开放性和动态性原则。教师必须要做阅读材料的“首席读者”,教师只有认真的钻研文本并获得自己的切身体验,在阅读过程中才会与学生有共同的认知基础,共同的情感体验和共同的话语前提,才能正确的引领,得法的指导,恰到好处的点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疑问困惑有高度的预见和得法的对策。当然阅读材料选择还需考虑学生的头际,因学生的水平而异,因材施教。
        3.教师要重视小学生的阅读教学,开阔学生的眼界。阅读能力不能单单靠课堂教学来提高,还应该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丰富积累。所以,教师需要定期对学生的阅读作业进行检查和了解。比如,组织学生上台演讲,说一说读书心得,写读后感,举办读书会,分享喜欢的书籍等,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只有把看书和阅读培养成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对学生负责,需要有针对性地点评学生的读物,帮助学生挑选一些适合年龄段阅读的书籍。
        4.通过举办座谈会的形式,促进阅读教学提升。教师要告诉学生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成绩,它也可以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增长学生们的见识。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们不但要读,还要同时进行思考,并学会审美。教师要教育学生分清楚文章的水平高低,要学会鉴赏文章,体悟真善美,对于值得读的文章可反复阅读;对没有营养的文章,学生要学会辨别,并摒弃。如,在学习《狼来了》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如果你是这个说谎的小孩的朋友,你会如何劝解他;或者问问学生:如果你是村民的话,你会如何看待这个说谎的孩子?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学生就会在阅读时产生一定的疑问,然后进行思考,这个过程就是阅读能力提升的过程。同时,教师在这期间也可以发现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的高低,如果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积极弥补,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教师需要选择适合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还要及时与家长协调,安排家长监督和管理,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保护好学生的视力。
        参考文献:
        [1]刘万武.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华夏教师,2017(24):63.
        [2]曹志芳.浅议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97.
        [3]宁宝英.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措施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51):106-107.
        [4]高惠彦.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7,31(12):62-65.
        [5]黄剑丽.优化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阅读教学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4(51):173-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